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2025-11-06 09:48:11

1、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1、周身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症状,以腰背痛多见。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2、身高变低、驼背

常在疼痛后发生这种状况。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1、骨折发生率高

患者常在轻微外力下发生骨折,比如不小心的滑到。

2、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会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致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严重影响生活

脊柱骨折会导致驼背畸形,髋部骨折会导致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4、加重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护理需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费用高昂,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1、营养

青少年时期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与成年期的骨峰值直接相关。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和磷的吸收,使骨基质矿化受损。长期蛋白质缺乏也会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若同时存在钙缺乏,骨质疏松症会提前出现。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2、年龄及内分泌

人的骨量在35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会随年龄增长加速流失。

3、遗传因素

年轻时期峰值骨密度的高低、绝经后或老年时期骨量流失的速度,以及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不同种族存在差异,骨质疏松高发于白人,其次为亚洲人,黑人较少。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4、运动

老年人激素水平下降、活动减少,肌肉萎缩,骨量也相应减少。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5、药物与疾病

最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激素可直接抑制骨形成,同时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率,并加速蛋白质分解代谢。

内分泌代谢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

6、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饮酒、缺乏户外活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怎样的疾病?如何预防?

1、提早预防是延缓骨质疏松发展的最好方法

从青少年时期就加强运动,保证营养摄入充足,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2、成人期补充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单独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仅作为基本的辅助药物。成年后的预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对绝经后妇女来说,公认的措施是及早补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剂。二是预防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骨折发生率。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03
  • 阅读量:63
  • 阅读量:131
  • 阅读量:182
  • 阅读量:94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