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特效腧穴讲述——足太阴脾经
1、关于写书有一个潜在规律——实践者不写书,写书者无实践!
对于中医来说,写书的人不上临床,没有临床经验,仅仅纸上谈兵,还会闹出很多笑话:上临床者专注于实践而很少写书,便出现书籍内容的驳杂和谬误,小编本篇讲述一下足太阴脾经的特效腧穴,以期望改正以前的谬误吧。
2、足太阴脾经
时令:上午 9 时至上午11时
1、隐白穴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指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功效:开窍泄热崩漏,麦粒灸,多梦
2、公孙
定位:在跖区,第一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功效:肝胃虚寒,痛风,神志病
3、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妇科第一要穴,滞产经闭高血压泌尿,孕妇禁针
足三里调气,三阴交调血。
4、地机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与血相关,痛经崩漏,急性胰腺炎
5、阴陵泉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膝痛,健脾利湿,妇科男科
6、血海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简便取穴: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或右手掌心按于患者左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成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血海穴)
功效:推拿利小便推大便,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瘙痒-风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皮肤病
7、腹结穴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效:便秘,左腹结埋针,减肥。
8、大横穴
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功效:调气机
9、大包穴
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功效:气短哮喘肋间神经痛(少用)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84
阅读量:127
阅读量:193
阅读量:103
阅读量: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