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步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025-11-23 03:46:51

1、回顾以往写作经历,思考为什么写不好: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并非对写作一无所知。相反,我们一直在进步,写得越来越好了。

不妨回想一下刚上小学时写的中文周记吧。那时候我们连汉字都写不来几个,就已经在拼音本上试着造句,学着看图说话了。而中学之后的我们,已经能流畅地答完论述题、完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如果再多钻研一些,甚至能创作小诗、写些散文。大学里就更加不同了,几千字的论文能咬着牙写完,不少人开始正式地接触英文写作…… 

所以在写作这方面,我们理应为自己已获得的成就感到欣慰。

可是,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英文写作仍旧不满意呢?

答案很简单,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我们开拓了眼界,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当我们审视自己时发现,认知水平远超出了写作水平。

以前我们年幼的时候,见识少,中文写作水平是随着认知水平而逐渐提高的。如今我们相对成熟了,但英文写作水平却被认知水平甩出了一条街。这大概就是很多英语学习者对写作失望、胆怯的症结所在。

然而,换个角度思考,上面的问题算不上坏事。至少,我们有想要提升英文写作水平的冲动,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2、写作前的准备,创建自己的素材库:

我们时常感叹无事可写,尤其是当写作话题本身是 “无题” 时,更是摸不着头脑。

关于 “写什么” 的问题,无非是牵扯到素材二字。素材与写作的关系,就好像是 “鸡与蛋” 的关系。合适的素材能给写作带来灵感,而文章本身又少不了多种素材的支撑。

那么素材从哪里来呢?

靠积累,像是采露水,像是捡树叶儿。

我们学习中文时,都做过多种多样的积累:读书卡片、摘抄、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

这些学习中文的习惯引导我们发现素材、融入语境、体会情感,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许并不自知,甚至还视其为负担。这些习惯如果用来学习英语,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鲜有类似的欣赏、摘录环节,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敷衍的背诵。我们把大把的时间都花费到了机械的记忆上,很少用心体会语言的妙处。这样一来,等我们自己尝试英文写作时,便总觉没有了味道,少了点情趣,因为当初学习的时候,就不曾有愉悦的感觉。

是时候重新开始了。我们不妨从现在着手积累,为时不晚。

一次摘抄可能耗时良久。从仔细选取合适的内容开始,再到梳理大意,标记出核心的句子、把握主旨,然后涉及排版、抄录,最后加上自己的感悟,这是不小的工作量。走完整个流程,几个小时很快就会过去。但是个中收获,却远不是拿时间单位就能度量的。 

如果时间不够充足,我们不妨借助读书笔记。但是,不管怎样简化,积累素材时一定不能抛弃的环节,就是为摘抄的内容添上思考的痕迹,或者说,自己的独特感悟。

感悟就是在你获得某类信息后,将其与已知的信息勾连起来的活动。在写作素材的搜集中,以下几种 “思考痕迹”基本上都是通过不断发问引申而来,可以列出供大家参考:

第一, 这类素材可能支撑什么观点,用于什么样的文章中?

第二, 这个新素材能否与以往的同主题素材产生关联,平行、递进还是对比?

第三, 这个素材有无局限,能否分析出多个关键词/角度,以便一物多用?

其实能够问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慢慢尝试。不管写多写少,这样处理过的素材都会比直接复制粘贴的内容使用率高得多。说不定下次再发愁没有素材的时候,就能马上联想到合适的那一份,填补空缺了。

3、认识英文写作

文章不论中英文,都可按文体分类。记叙文和议论文是我们在写作时接触最多的文体类型。叙事和说理,则是各类作品不可缺少的成分。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不仅受到各类考试青睐,还是检验一个人思想成熟度的可靠途径。而在这两者之间,议论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想要回答问题或是阐述观点,议论文是我们的好帮手。写作学习者有必要掌握议论文写作。

如果你手边有大学英语写作之类的书籍,不妨翻开,结合之前的议论文写作经历,让我们一起回顾完整的写作流程,这会让我们对写作有更清晰的认识。以《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为例,写作的宏观过程大体分为:

Prewriting 写前构思

Writing a First Draft 完成初稿

Revising and Editing 修改与编辑

具体过程则涉及:

Presenting a Thesis 提出观点

Supporting Thesis with Specific Evidence 论据支撑

Organizing and Connecting the Specific Evidence 组织、连接论据

Revising and Editing Sentences 修改、编辑句子

上面只是以议论文写作为例谈论英语写作的一般过程,不过我们已经看得出来,英文写作相对于任意发挥的读书笔记来说,是有规则可循的。

我们在写文章前,需要了解这些规则。我们无需因为规则的存在而沮丧,更不要嫌恶规则,觉得它会妨碍创作。要知道,规则可以引导我们走出思维的混乱,梳理零碎的思绪,帮助我们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书写质量更佳的文章。

4、如何有效仿写

书法先临帖,绘画先临摹。

学习英语写作时,仿写心仪的句段,是有效的学习方式。英文的仿写,主要是对句段形式与句段功能的仿写。

在仿写之前,我们首先得找到目标句段。

供我们仿写的材料最好来自个人素材库。原因有二:

它们已经是你熟悉的材料了,借助仿写,可以把积累的内容使用起来,从而强化记忆。

先前的积累过程,已经能让你对目标句段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仿写起来更得心应手

➀ 模仿句段的形式

对句段形式的模仿,比对句段功能的模仿,更加容易上手。

我们不妨从一个新词或习语开始仿写。这一步骤不必割裂开来,可以融入到日常积累的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表达,或是学到一个旧表达的新用法时,如果只是将其标记出来,或者只是抄录在本子上,用不了多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但是,如果借助仿写来辅助记忆,学习效果就会提高不少,新积累内容在日后写作时的使用几率也就高得多。

以下几点是仿写时要注意的:

一定要查清词句表达的用法,确保你学到的东西是正确的,这样在仿写时才不会犯错。

一定要把积累下来的词句与词典例句对比着看,这样才能熟悉新表达、新用法出现的语境,确保仿写的内容不仅在语法上正确,在语境上也不会有问题。

Paraphrase (改写) 的作用值得重视,用简单明了的句子解释积累下来的词句,有助于加深印象,方便之后把素材使用起来。

仿写出一到两个平时可能用到的句子,试着把平日积累到的内容串联起来。

➁ 模仿句段的功能

开始对句段功能的模仿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句子在文中的用途。例如,思考某句话是不是过渡句或段落中心句。在文中起到明确作用的句子,我们不妨称之为功能句,就是功能模仿的重点所在。

一篇文章里的例证与说理也许熠熠生辉,但是,发挥关键作用的小句子,有时更能体现写作水平。

拿过渡句来说,好的过渡句会让你没有“急转直下”、“逻辑突然” 这样刻意的感觉。

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就连平时被用得生硬无比的 but / and / or,在行家里手的笔下,竟成了如此简洁生动的连接词。

对句段功能的仿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加以体会。行文平淡处,往往有真谛。练习初始,不妨在一篇写作完成之后,刻意关注自己文章里的功能句,并寻找几篇同主题的佳作,比照功能句的写法。

当刻意成为一种习惯,写作水平就提升起来了。

5、如何修改文章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从初稿到定稿,最少需要修改 2-3 遍。

以下两项工作,是负责任的作者必须自己完成的。

➀ 检查书面格式

如果不是考试,我们现在一般多是用电脑写作,毕竟电子文档方便修改,利于整理。在电脑上书写时,不管这篇文章最后是否需要打印出来,我们都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格式要求。格式与内容都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格式:

不要忘记文章标题。标题的第一个词和实词的首字母大写,虚词全小写;也可以每个字母都大写。

段落前不空格,段落间空行;也可以在英文输入状态下,段落前空 3-4 格,段落间不空行。

书名需要斜体,而不是用书名号,电影同理。文章标题不用斜体,要加引号。

说话或引用时,使用引号,句号是否放在引号里面,要分情况讨论。

英文里的逗号、句号后面,需要空一格再接着写。

不要一直用逗号,不要一直不断句。

如有特殊排版需求,以上几点都可以灵活变通。

➁ 检查文章表达

虽然我们都知道语法和词汇对于文章来说尤其重要,但是在修改自己的文章时,我们却很少能找出语法和用词方面的问题:

单复数不分,动词不变形。

时态没有保持一致,或者没有使用相应的时态。

连接词或其他类型的词汇使用得不正确,却不自知。

其实,多查字典、善用网络,稍加注意的话,以上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虽然这些问题显得非常零碎,但我们应该尽量不犯低级错误。

➂ 互相检查

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找三个小伙伴来读你的文章,提意见,挑毛病,能给你不少启发。

6、再次回归自己的作品

搜集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给自己打气。那是我们对自己作品的第一次回归。而这一次,我们需要依靠以前的作品来反思整个创作的过程,明确自己当前存在的问题。

具体可以考评的两个方面如下:

➀ 单篇文章耗时是否适合

即使日常写作并不像考场作文那样对时间有硬性要求,写作速度仍然是衡量写作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不严谨地说,写得快,确实能表明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语言功底扎实。

纵使我们有时想精雕细琢一篇文章,但考虑到个人精力有限,也不应该在单篇文章上耗时过长。以 500 字左右的英文议论文为例,一般而言,精心构思加上列提纲大概耗时 20 分钟,1.5 小时完成初稿,这样的速度较为适中。之后的修改,再花费半小时左右即可。

端坐一整天,却没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到最后只能草草写完交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得多加注意,适时调整自己的写作速度了。

➁ 旧习惯是否需要改正

写作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质量。如果一直抱着“吃老本”的态度,写作水平也只能原地踏步。

想要超越过去的水准,就必须先客观地评价自己:

A. 缺乏恰当素材支撑论点时,是否为了方便就用个人生活经验凑数?

B. 是否不太注意遵循书上学到的英文写作规则和流程,总期待提笔成文?

C. 讨论开放式话题时,是否偏爱较为主流、易操作的观点?

D. 评价事物时,是否经常简单地从“好”与“不好”或“正”与“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让我们反复思考,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