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总结

2025-10-04 10:25:36

          教育心理学总结

(本材料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老师课上所讲内容为准)

一、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⑴客观性原则

⑵发展性原则

⑶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⑷教育性原则

2、认识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⑴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⑵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与发展

⑶最近发展区

3、常见认知方式

⑴场依存与场独立

⑵冲动型与沉思型

⑶辐合型与发散型

⑷立法型、执法型与司法型

4、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⑴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⑵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⑶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⑷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⑸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⑹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5、联结学习理论

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⑵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6、认知学习理论

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⑵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⑷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7、关于学习问题的基本观点

⑴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⑵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8、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⑴动机原则

⑵结构原则

⑶程序原则

⑷强化原则

9、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试题):P59

10、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⑴内部条件

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②成熟与年龄特点

③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④学生的抱负水准

⑤学生的焦虑程度

⑵外部条件

①家庭条件与社会舆论

②教师的榜样作用

11、学习动机的激发

⑴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⑷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2、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⑴可利用性及作用

⑵可辨别性及作用

⑶稳定性与清晰性及作用

13、阐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⑴学习者是否有相应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⑵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⑶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1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⑴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⑵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

⑶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

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5、知识学习分类

⑴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⑵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6、工作记忆的教育含义:P107  五条

17、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P111  论述题

18、复习应注意的方面

⑴及时复习

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内容,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⑶主要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⑷有效运用记忆术

19、技能特征

⑴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不同于本能行为

⑵技能是一种活动形式,区别于知识

⑶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⑷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

20、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关系:P118  辨析题

21、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⑴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⑵必要而适当地练习

⑶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⑷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22、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⑴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⑵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⑶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⑷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⑸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23、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⑴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⑵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

⑶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⑷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24、论述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运用:P147-148

25、资源管理战略

⑴学习时间的管理

⑵学习环境的设置

⑶努力管理策略

⑷学习工具的利用

⑸人力资源的利用

26、影响结局问题的主要因素:P159  论述题

27、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可以归纳三点:P159 最后三段

28、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⑴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⑵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⑶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9、创造性的培养

⑴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意环境

⑵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⑶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0、儿童道德的发展具体规划:

⑴权威阶段

⑵可逆性~

⑶公正~

3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⑴前习俗道德水平

⑵习俗道德水平

⑶后习俗道德水平

32、观察学习的过程

⑴注意过程

⑵保持~

⑶动作再现~

⑷动机~

33、P187内部因素 论述题

34、P189-P195 良好品德的培养 论述题

35、心理健康的标准

⑴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⑵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⑶自我调控能力

⑷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⑸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⑹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36、教学评价的分类

⑴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⑵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⑶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⑷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二、多选、填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2、学与教的要素: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的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5、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有“教育心理学之父”之称

6、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方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80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8、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9、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

10、印刻发生的时期便是关键期

11、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2、认识发展的机制: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3、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皮亚杰认为: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

14、认识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15、思维的可逆转性,其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16、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

1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18、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分为为五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19、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阶段论又称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0、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时期: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21、自我意识包括的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2、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社会~、心理~

23、多元智能八种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者~

24、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5、(布鲁纳)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6、(奥苏泊尔)学习的分类: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教学过程中遵守的原则:渐进分化原则、综合贯通原则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8、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强化~

29、学习动机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0、学习动机种类: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31、奥苏泊尔对动机分类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2、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33、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社交~、尊重的~、自我实现的~

3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35、(韦纳)归因因素的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36、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

37、学习迁移类型:根据迁移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方向划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根据迁移发生学习情境不同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

38、学习迁移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39、贾德在1908年做 “水下击靶”实验

40、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4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4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

43、安德森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组块:时间序列、表象、命题

44、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45、工作记忆涉及的认知过程包括:复述、组块、编码

46、长时记忆中的认知过程主要涉及编码、知识的储存和提取

47、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识记材料,他认为20分钟后的遗忘率为42%,一天之后遗忘率为66%,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48、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49、操作技能特点:动作对象具有物质性、动作进行具有外显性、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50、心智技能特点:动作对象具有观念性、动作进行具有内隐性、动作结构具有简缩性

51、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规模、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52、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教学要求: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53、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政策

54、精加工策略包括: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已有只是

55、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56、元认知由弗拉维尔提出,如今它已成为心理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

57、元认知的构成:元认知知识、~体验、~监控

58、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交互~、合作学习~

59、任何问题都含有四个基本成分: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存在的障碍、解决的方法

60、问题的分类:有结构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

61、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6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6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因素、智力~、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机、个性因素

64、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65、皮亚杰概括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十岁前,他律道德;十岁后,自律道德

66、班杜拉认为应该从观察者的心理特征、榜样的活动特征和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特征三方面考虑。

67、群体的心理功能:归属功能、认同~、支持~、塑造~

68、影响形成中若干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

69、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原则:真诚、尊重与接纳、同理心

70、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71、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学作用

有效教师自编测验的特征:信度、效度、区分度

 

三、名解

1、教育心理学:P2 第二段

2、学习过程:P4 倒数第二段

3、观察法:P15  第四段

4、实验法:P16 

5、行动研究法:P17 

6、心理发展:P21

7、学习准备:P22 最后一段

8、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P23 第二段中间

9、图式:P24

10、同化:同上

11、顺应:同上

12、平衡:同上

13、守恒:P25 最后一段

14、最近发展区:P27 第三段

15、人格:P28

16、本我:同上

17、自我:同上

18、超我:同上

19、自我同一性:P31

20、自我意识:P32

21、认知方式:P33

22、多元智能理论:P36

23、学习:P42

24、人类学习:P43

25、强化:P49 最后一段

26、先行组织者:P57 最后一段

27、动机:P62

28、学习动机:同上

29、替代性强化:P65 第五段

30、社交需要:P66

31、自我效能感:P69

32、迁移:P80第一段中间

33、概括说:P87

34、定势:P92 最后一行

35、陈述性知识:P99

36、程序性知识:P100

37、组块:P111  倒数第二段

38、技能:P114

39、操作技能:P116

40、心智技能:P117

41、内化:P128第一段第三行

42、学习策略:P136

43、精加工策略:P139

44、组织策略:P142

45、元认知:P144 第三段

46、问题:P154 第二段中间

47、问题解决:P155

48、创造性:P163

49、品德:P172

50、心理健康:P216 第一段最后三行

51、教学评价:P234

52、信度:P239

53、效度:同上

54、区分度:同上

四、课后习题单选答案

第一章:CDBCD

第二章:ADBBCBC

第三章:BDCBB

第四章:BBBDB

第五章:BAABB

第六章:DADCCACA  第二题和第三题的a改为表象

第七章:ABBBB  

第八章:CBADA

第九章:BCBAA

第十章:AABC

第十一章:AACA

第十二章:CCCBD

第十三章:BCBB

 

有几个小附加的,同学们可以捎带看看

1、迁移的作用P82

2、知识学习的作用P103

3、技能的作用P118

4、操作熟练的含义P121

5、操作熟练阶段活动方式的特点P121

6、反馈的实施P127

7、安德森心智技能学习三阶段P128

8、社会环境P166

9、小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P182

10、中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征P183

11、论述:影响品德发展因素P184-188

12、群体概念P197

13、群体特征P197

14、影响群体凝聚力因素P200

15、人际沟通过程P208

16、教师心理问题P228-229

17、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因素P230

18、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措施P231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