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拔罐:[57]产后腹痛的拔罐疗法

2025-10-19 06:48:36

  产妇在分娩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腹痛叫做产后腹痛。临床症状是产后1~2天出现腹痛,3~4天自行消失。重症患者持续时间较长,哺乳时腹痛明显,同时子宫变硬,恶露增加。一般分为血虚、血瘀2型。

血虚

    症状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喜揉,恶露量较少,舌淡质稀。头晕眼花,自觉时有心跳加快,容易受惊,大便秘结。

    治法

    (1)选穴 脾俞、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血瘀

    症状

    产后小腹刺痛,怕按,恶露量少,流出不畅,色紫暗有块,面色青白,或伴胸胁胀痛。

    治法

    (1)选穴 膈俞、中极、归来、血海、三阴交。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极:见前。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三阴交:见前。

    (3)拔罐方法 

    刺络拔罐法。膈俞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产后腹痛效果显着,但吸拔力不可过大;产后要注意腹部保暖,宜食温胃、润肠、暖腹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如子宫内有残留物而引发产后腹痛或出血过多,并发感染症状时,应采取中西医药物治疗。

病例

  彭某,女性,26岁。首胎顺产后7天,仍觉腹部疼痛,有阵发性加剧,拒按,疼痛剧烈时大汗出,面色青白,恶露不尽,量少排出不畅,曾用“生化丸”无效。穴取中极、膈俞、血海、归来、三阴交,采取刺络拔罐法,上述各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施术当天疼痛减轻,连续治疗2疗程后痊愈。

   

(共篇)上一篇:|下一篇: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