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糖火烧的由来有什么传说

2025-11-18 13:28:10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传统早点之一,制作时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贴在缸壁上烤熟。北京人常吃的早点之一。其具有香甜味厚、绵软不粘的特点。

1960年,印度总统尼赫鲁来华访问,点名要吃大顺斋的糖火烧,还买走了二十多斤。一国总统对这其貌不扬的糖火烧独此偏爱,足见这道小吃在当时已名扬四海。

糖火烧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关于这道小吃的由来,有这么一个说法。

据传,明朝的崇祯年间,有个回民商贩叫刘大顺,他携家人,随运粮船来到京杭大运河北段的古镇通州。到了没多久,刘大顺一家人因水土不服出现腹泻,便将自带的麻酱、红糖和在一起,再添加桂花作为佐料,做火烧吃,做出来的味道格外香甜,糖火烧便因此诞生。

后来,刘大顺见通州镇水陆通达,商贾常聚集逗留此处,便在镇上买下两间门脸房,做糖火烧售卖。因其名叫刘大顺,店就取名“大顺斋”。到了乾隆年间,生意愈渐兴隆,又在回民胡同买了门脸房,扩大经营规模,大顺斋糖火烧的名气因而远近闻名。

到了如今,虽历经战乱,曾遭八国联军烧抢,但为保持传统风味,大顺斋的糖火烧在选料制作上相当讲究,多年来严守规矩,它的制作技术于200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传承人刘志国曾说:“做食品,尤其舌尖上的非遗食品,要把自己融入其中,小心翼翼,精耕细作,要用信仰去做,要对这个民族负责。”

这座百年老店经久不衰,正在于它的货真价实,匠心独具而取信于民。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08
  • 阅读量:147
  • 阅读量:106
  • 阅读量:58
  • 阅读量:39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