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学习与使用:元胞数组(cell)的操作
1、第一,采用“()”或“{}”形式访问元胞数组的元素。在命令行窗口输入:
A={'I love you',pi;{1,11},complex(3,5)}
这样就创建了元胞数组A,关于元胞数组的创建可以查看百度经验《MATLAB学习与使用:元胞数组的4种赋值方法》。然后分别输入A(2,1)和A{2,1},比较采用“()”或“{}”形式访问元胞数组的区别。回车返回如下结果:
>> A(2,1)
ans =
{1x2 cell}
>> A{2,1}
ans =
[1] [11]
可以看到,A(2,1)返回的是元胞数组A在(2,1)位置上的元胞,而A{2,1}返回的是元胞数组A在(2,1)位置上的元胞中的数据。

2、第二,创建字符串元胞数组cellstr,在命令行窗口接着输入:
B=char('hello','MATLAB','I love you');
C=cellstr(B)
回车返回如下结果:
C =
'hello'
'MATLAB'
'I love you'

3、第三,判断是否是元胞数组iscell,在命令行窗口接着输入:
iscell(C)
回车返回如下结果:
ans =
1
说明C是元胞数组。

4、第四,显示元胞数组的内容celldisp,在命令行窗口接着输入:
celldisp(A)
回车返回如下结果:
A{1,1} =
I love you
A{2,1}{1} =
1
A{2,1}{2} =
11
A{1,2} =
3.1416
A{2,2} =
3.0000 + 5.0000i
说明celldisp(A)可以显示元胞数组A在每一个位置上的元胞中的元素/数据。

5、第五,元胞数组结构的图形描述cellplot,在命令行窗口接着输入:
cellplot(A,'legend')
回车得到如下图形,不同数据类型的元胞数组元素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