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之中国资源
1、特点:(1)土地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3)总量多,人均少,后备不足。(4)地区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差异大:
耕地——东部平原、盆地、丘陵(大)
草地——西北、青藏地区
林地——东北、西南、东南

2、问题:(1)西北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南方——水土流失。(2)华北、西北盐碱化、耕地减少(工业化、城市化)。(3)土地污染。

3、解决: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特点:(1)总量大(第六),人均少;(2)时空分布不均——雨带移动;(3)水土地区不匹配——南水多地少,北水少地多。

2、紧缺(答题格式):(1)分布不均;(2)生活、工农用水多;(3)污染、浪费。

3、解决(答题格式):
开源——跨流域调水(空间)、修水库(时间)
节流——节约用水、保护水质
1、特点:储量大(第一);分布不均一:西南、中南、西北(黄河上游);利用率低

1、特点:(1)总量大,种类多;(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优点:矿产基地。缺点:加重交通负担(3)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缺点:增加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难度。
煤炭——山西、陕西、内蒙古
石油、天然气——东北、华北、西北
铁矿——河北、辽宁、四川
有色金属——南方(湖南)
伴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伴有稀土;甘肃金昌:镍矿伴有多种金属;四川攀枝花:铁矿伴有钒、钛。

2、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3、合理的开发利用:(1)依法采矿:《矿产资源法》。(2)综合利用:变一矿为多矿。(3)节约使用。(4)寻找新的替代品等。
1、生物资源——舟山渔场最大、环渤海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2、化学资源——三大盐场(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1、地热能:青藏高原南部、西南、东南沿海

2、太阳能:青藏高原、西北

3、风能: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