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何自我培养
1、1.培养职业意识
很多高中毕业生的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
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有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就容易感到压力。
2、2.培养显性职业素养
作为大学生,要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教育和培训获得。
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的培养计划,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获得知识和技能,作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3、3.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还要有意识的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性、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
4、4.努力学习、完成专业素养
学习时学生的天职,高校是学习的殿堂。
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努力学好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把专业理论知识转为专业技能。
5、5.重视非专业素养的养成
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获得,非专业素养则需要重视、学习以及长期的自我约束养成。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因素导致了一些诸如独立意识不足、自我意识过强等个性的形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96
阅读量:73
阅读量:55
阅读量:61
阅读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