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无人机以及飞防手的市场前景
1、机体特点:
①采用高效无刷电机作为动力.机身振动小,可以搭载精密仪器,喷洒农药等更加精准;高速离心喷头设计,不仅可以控制药液喷洒速度,也可以控制药滴大小,控制范围在10-150微米。
②地形要求低,作业不受海拔限制,在西藏、新疆等高海拔地域;
③起飞调校短、效率高、出勤率高;
④环保,无废气,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要求;
⑤易保养,使用、维护成本低;
⑥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机身姿态自动平衡,摇杆对应机身姿态,最大姿态倾斜45˚,适合于灵巧的大机动飞行动作。
⑦提供农业无人机电源保障,失控保护 ,直升机在失去遥控信号的时候能够在原地自动悬停,等待信号的恢复。
⑧具有图像实时传输、姿态实时监控功能
⑨喷洒装置有自稳定功能,确保喷洒始终垂直地面
⑩半自主起降 ,切换到姿态模式或GPS姿态模式下,只需简单得操纵油门杆量即可轻松操作直升机平稳起降。

2、行业现状
我国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我国无人机保有量及总作业面积增长幅度虽明显,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体系尚未成熟。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绝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要求。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成熟可靠的植保无人机少,不少厂商一味求大,忽视了植保作业的特殊要求。
②买家盲目购买,作为一种新的喷洒技术,如果是想真正用于农林植保,买家应实地考察飞防作业,从技术层面多一些了解,而后入手。
③培训及售后服务不到位,买家无人飞不敢飞,当成了摆设。
④专用药剂知识不足,个人盲目勾兑药剂,容易出现农药残留过高、灭虫效果差等问题。
⑤行业标准难制定,购机补贴难申请。
⑥市场需求量大,准入门槛不高,专业化水平难提升。

3、市场前景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
2016年,农业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各地陆续出现使用无人机用于植保的案例。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6月5日,我国生产专业级无人机的公司有300多家,其中有200多家是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生产各类植保无人机共178个品种,保有量超过5000架。
应用无人直升机喷洒农药对我国而言,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社会价值:无人机作业不仅有超高的工作效率,对人员生命安全不构成威胁,同时能够大量节省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4、飞防手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植保公司由于大都不具规模,业务量较少,未在操作无人机的飞防手投入资源、精力,导致现在大多数飞防手存在诸多问题:
①缺乏系统培训,对无人机业务单元整体把控不足,操作期间问题频出;
②缺乏知识技能动态增长,对无人机市场技术革新、操作升级没有与时俱进;
③业务开展实践经验欠缺,与后勤配合不佳,导致实操效率慢,作业时间长;
④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经营,时间、区域划片等安排不合理。

1、本着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宗旨成立飞防联盟,解决行业痛点,促进行业发展。飞防联盟以某一地区为立足,辐射全省及全国发展,通过在各市区组织开展飞防行业交流会,逐渐实现行业影响力。

2、成立飞防联盟委员会
飞防联盟员会主要是整合行业资源,进行飞防技术培训,组织飞防联盟行业交流会,大区块政府业务承接分包成员,服务大家线上线下互相交流相关知识,互通有无相关业务,互有补益相关经验。
飞防联盟的目标定位
飞防联盟通过以农业植保飞防专业领域进行行业资源整合,提升农业植保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深度挖掘农业植保市场潜力,致力于打造最具权威的农业植保交流平台,形成行业市场规范,助力三农产业发展。
运营模式
飞防联盟采用(待定)合作运营方式,通过建立平台深度挖掘市场潜力,采用给三农企业提供新型地推渠道,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农业技术产品及服务的经营模式。

3、飞防联盟意义
①增加飞防手收入
解决飞防手业务开展难、操作技能提升、机器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进而增加收入。
②行业意义
通过整合解决了传统飞防手单打独斗的现状,能形成有效的行业竞争准则,利于产业的发展。
③社会意义
通过飞防联盟组织行业交流会,建立行业标杆提升本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给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本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创收“造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