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复言命题怎么考查
1、命题形式
1)相容选言命题,多种情况可同时存在。
表示为p或者q(p、q是选言肢,“或者”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如“或……或…” “可能……也可能…”等。
2)不相容选言命题,只允许一种情况存在。
表示为要么p,要么q(p、q是选言肢,“要么…要么…”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如“或……或……,二者不可兼得”等。
2、真假关系
1)相容选言命题: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有且只有一真才为真。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1

1、命题形式
将若干个命题联合起来,表示这些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表示为p并且q(p、q是联言肢,“并且”是联结词)。
2、真假关系
联言命题只要有一个联言肢为假即为假。
即“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2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命题形式
当条件p存在时,结论q一定成立,而无须考虑其他条件,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表示为:如果p,那么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如果…那么…”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如“只要……,就……”“若……,则……”等。
2)真假关系
当p出现而q没有出现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真q假才为假”。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3

2、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命题形式
p是q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命题,即表示p与q等值的命题。
表示为p当且仅当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当且仅当”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如“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等。
2)真假关系
当p与q不等值时该充分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即“p、q不同真假时为假” 。
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命题形式
当条件p不存在时,结论q一定不成立,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表示为只有p,才q或p←q(p是前件,q是后件,“只有……才……”是联结词)。
其他联结词如“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就没有……”等。
2)真假关系
当p不存在但q成立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即“p假q”真才为假。
1、命题形式
负命题,又称矛盾命题,是对原命题进行否定的命题。
表示为并非p(p是原命题,“并非”是联结问)。
2、真假关系
负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相反。当p为真时,其负命题“并非p”为假。
即,一个命题的负命题等值于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4

3、根据各命题的真假关系得出其负命题
①原命题--p并q;
负命题--非p或者非q.
②原命题--或者p,或q;
负命题--非p且非q.
③原命题--要么p,要么q;
负命题--“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
④原命题--如果p那么q;
负命题--p并且非q。
⑤原命题--只有p,才q;
负命题--非p并且q.
⑥原命题--当且仅当p,才q;
负命题--“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
具体示例及运用如图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