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水缸养泥鳅方法
1、因为泥鳅是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较缓的环境中,而且泥鳅还特别喜欢钻洞。所以,使用大水缸养泥鳅时,我们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填入大概30厘米后的土层。土层最好由泥土、稻草、粪便之类的混合而成。泥土也最好选择塘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模仿泥鳅在野外的生存环境。
2、底层泥土准备好后,在水缸内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如果使用自来水的话,最好在阳光下晒3-5天的时间,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之后,按照每平方米,投入20-40条仔鱼的方式,去进行饲养。
3、因为泥鳅在气温高于30度,低于5度时,都会 钻入泥土中休眠。所以,在水缸中养泥鳅时,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阳光,阳光又不能太猛烈。如果庭院中没有遮阳处的,可以种植葡萄或爬山虎,在夏季时为泥鳅提供阴凉地。
1、水缸面积毕竟狭小,水质容易浑浊,所以要隔5-1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要换掉三分之一左右的缸水。水缸内要有出水口和入水口,大概2-3厘米直径就可以了。注意,出、入水口都要用铁丝网罩住。防止泥鳅钻入。由于泥鳅喜欢跳缸,不仅是出、入水口。水缸缸面也要盖上一层铁丝网,防止泥鳅跳出。
2、除了定期换水外,水缸内还要安装上氧气泵。千万不要通过种植水草的方式,为水缸内提供氧气。由于泥鳅喜欢翻土,就算种植上水草,也会被泥鳅翻土给搞死,反而影响了水质。安装氧气泵就可以了。
1、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既可以投入菜叶、米糠、水草、豆饼之类的素食性饵料,也可以投入蚯蚓、动物内脏、鱼粉、蚕蛹粉之类的动物性饵料。但由于水缸内面积狭小,水质环境容易变差,且泥鳅活动较少。建议主要投入素食性饵料,防止水质变差,泥鳅消化不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