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气短可试试砭石擦法
1、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足太阴经脉注于心,足少阴经脉络心,足三阴之络上走心包,足厥阴经脉布膻中,足三阳经别通于心,督脉贯心
通脑,手少阴经脉又上肺。故心和心包病辨证论治与小肠、三焦、肺、脾、肝、肾以及足三阳经、督脉均有关联。

2、(一)心气虚
面色白,心悸、气短、自汗、倦怠乏力,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时见结代,甚则四肢厥冷,大汗不止,神昏虚脱。
治宜温通心阳、调和气血
基本操作:取膻中穴守法。左侧心俞周围擦法。

3、(二)心血虚
面色苍白,心悸易惊、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淡或舌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治宜益气养血、宁心安神。
基本操作:取腕部神门、太渊、大陵、阳池、阳溪守法,取足踝照海、解溪、申脉守法。脾俞、膈俞叩法。

4、(三)心火亢盛
胸中烦热,失眠,口渴,口舌生疮,吐血、鼻衄,小便赤涩,甚或尿血,或见肌肤疮疡,舌红,脉数。
治宜泻热降火、清心除烦。
基本操作:内关至劳宫拍法,手少阴、手厥阴经刮法。

5、(四)心脉瘀阻
胸闷、心悸、心痛,痛引臂内或左肩胛区,发作时大汗、惊恐、四肢厥冷、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见结代。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基本操作:背部左肩胛区刮法,曲泽、少海拍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