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安全的注意
1、白果。疾病名称:白果中毒 疾病编码:ICD-9:988.274 ICD-10: 所属部位:全身,所属科室:急诊科Bingyin病系因大量生食或食未经熟透的白果,而白果内含有氢氰酸毒素所致。
1.有食大量白果史。
2.临床表现:①潜伏期:l~12小时;②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惊厥、肢体强直、昏迷、瞳孔散大;④严重者:瞳孔散大、呼吸困难、青紫、呼吸衰竭、肺水肿、心力衰竭;⑤少数患者可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感觉迟钝、弛缓性瘫痪、膝反射减弱。
切忌过量食用或生食,婴儿勿食。
2、发芽马铃薯。马铃薯其致毒成分为龙葵素,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生物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易分解,高热、煮透可解毒。每100克马铃薯含龙葵素仅5~10毫克;发芽马铃薯或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含龙葵素增高数倍甚至数十倍。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产生麻痹作用。
常见症状
刺痒、灼热感,上腹部灼烧感、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呼吸困难
治疗
1.立即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导泻。
2.对症支持治疗
补充液体,纠正失水与电解质紊乱。
3、河豚。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鲀鱼类(俗称河豚鱼)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该毒素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8μg/kg。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河豚毒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中毒后也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河豚毒素纯品的国际市场价每克可达21万美元,具有极高商业价值
临床表现
1.胃肠症状:食后不久即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神经麻痹症状:开始有口唇、舌尖、指端麻木;继而全身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共济失调,肌肉软瘫和腱反射消失。
3.呼吸、回流衰竭症状: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回流衰竭。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排除毒物。
2.应用吸附剂减少毒物的吸收。
3.输液、利尿促进毒素的排泄。
4.拮抗毒素作用。
5.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组织对毒素的耐受性。
6.对症支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