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心理咨询师泄露你隐私的5个方法8个保护

2025-11-02 11:28:42

1、给亲朋好友、同事、家人做咨询,然后到处当故事给别人讲的咨询师:首先,从心理咨询法律、伦理条例来说,心理咨询师就不可以给亲朋好友、同事或熟悉的人做心理咨询。即使是给不认识的陌生人做咨询,也不可以去把咨询的完整内容当故事、当玩笑讲给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来听。

2、朋友圈或网络自媒体发布来访者的求助内容,却在截图时显示来访者的头像、年龄、昵称、姓名、职业、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并在重要隐私内容上不打马赛克,在文字描述中不作二次改编。一般来说,来访者的年龄、职业至少要做二次改编,名字即使不打马赛克,那也只能用化名,内容作简要概述,而不是全文截图或案例完整展示。

3、心理记录量表填写来访者信息时不给予密封纸保护来访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单位等。所有档案资料不存放密码保险柜、密封保存及开封时间签名。

4、面询不给来访者签署隐私保密协议及知情同意,咨询室内安装摄像头、录音设备、拍照后照片不给予马赛克处理。这类情况常见于公益咨询。

5、电话咨询时开启电话录音功能、文字咨询开启聊天记录备份功能并将内容上传至网络或第三方平台。若必须进行录音、录像或备份,需要来访者提前签署知情同意。

1、参加公益心理咨询活动时,签名填表时不要写真实姓名;

2、当咨询师在登记你的个案记录时,观察咨询师是否会有密封的封条遮住你的姓名、职业单位、联系方式等或做保护性处理;

3、咨询师发布案例时,是否给予了相应保密处理;

4、发现你在咨询的中途有人拍照,需要联系咨询师及拍照人员进行马赛克处理或删除照片;

5、即使你的熟人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免费给予你心理咨询,也不要去寻求;

6、网络搜索你的姓名或昵称、联系方式,发现有被搜索到的情况,证明你的信息已经被发布网媒,需要联系咨询师删除或道歉处理;必要时采用法律维权;

7、不找不专业或没有资质的咨询师、不靠谱的咨询平台等,不轻信所谓在介绍中显示XX情感主播、XX教育专家,但凡没有经过实名或大V认证的,没有证书、个案时长、督导经验的咨询师,都是不靠谱的咨询师;

8、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案例即使经过改编后放入第三方平台,可以提前告知咨询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及麻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