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倾听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耳朵就是通向心灵的路。生活中学会倾听很重要。

方法
不要中途打断对方
我们在倾听对方诉说的时候,诉说者希望自己可以被理解与尊重。此时我们若打断对方,就是对诉说者的不尊重,势必会引起诉说者的不悦。

适当的回应
对方向你倾诉的过程中,会遇到难过、无奈等情绪的阻碍,可能不知怎样进行下去。故你不妨给对方适当的回应,比如关怀的眼神回应,善意的微笑,或是简单的提示他进行下去的话语,像“恩”“然后呢”“是的,没错”“我知道”等。这样诉说者知道你一直在注意听自己诉说,进而将诉说进行下去。

不要因小失大
不要抓住诉说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内容不放而岔开主题。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你很讨厌。聪明的倾听者从来都能察觉到重点,并不会因小失大。

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或结论
有的人诉说只是想找个可以说的对象,并不想得到什么建议。如果我们傻傻地急忙给对方建议或结论,对方会认为你不了解他。若对方真的是想向你寻求建议,也应当在诉说完之后,理清事件,弄清楚孰是孰非,充分理性的分析后再给出建议与结论。

恰当的肢体语言
比如身体稍微前倾、侧耳、点头、托下巴等恰当的肢体语言会使你更加专注于对方,同时对方会获取信息,你在认真听与思考,在尊重他。此外,当对方情绪激动时可以抚对方的背或者拥抱让对方平静下来。

听出话外的意思
要听出话外的意思即潜台词。这个通常需要我们有较为丰富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专注,从对方的语气、神态与动作中得出个一二三来。如果我们不确定自己的判断,可以先保留,从后面的内容中加以判断,或者采用“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的造句方式来判断。

注意事项
对方来找你诉说,前提是信任你,所以你要给对方尊重。
专注永远是最好的倾听方式,在情感、思想极度专注的情况下,加之自己对对方的了解,不难听出话后的意思。
本篇经验系笔者个人经验,供大家参考。配图来自网络。
有得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