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5-10-07 14:02:51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也是诗歌教学的名篇佳作,通过本篇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鉴赏怀古诗的能力。作为教授者我们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以下是我的课堂教授过程,请同行批评指正。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

方法/步骤

一)导入新课 观看《赤壁之战》视频片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

    1、以提问方式复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三)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师范读  生训练

(四)翻译课文    生译  师纠正补充

(五)赏析景物描写,体会准确的炼字,感受豪放词风。

    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这是景物描写的奇笔!短短十三个字,便把赤壁惊险雄奇的自然面貌展现出来了,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写山用“乱”用“穿”,突出山峰的高峻;写水用“惊”用“拍”,突出江流的澎湃;写浪用“卷”用“雪”,突出浪涛的翻滚。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分析过渡句,抒情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词的主要任务?

    明确:①欣赏景物②赞美英雄 慨叹时运

    2、二者的过渡句?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作者如何赞美英雄 慨叹时运?

        两项写作任务

       任务1:赞美英雄

       任务2:慨叹时运

      年龄                      功业                       爱情

     周瑜   二十多岁   为东吴中郎将,统帅东吴水军   少年得娇妻,爱情美满幸福。

   苏轼   四十多岁   只做了团练副史,是个闲职。   中年丧妻,对亡妻深深地思念。

    4、思考: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小结艺术手法  

     1、情景交融     2、对比手法

(八)背诵这首词

(九)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段学后的感悟,字数:200字左右。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