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定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1、其程序结构为:
目的→适用范围→职责→程序→相关文件记录等。
备注:以生产加工企业流程工艺及实际运营情况为基础,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明确具体危害分析工作任务。

2、目的
明确关于危害分析控制程序的初衷,及亟待调整规范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句式上以为了确保产品或过程得到合理预期内危害识别与评估的→确定危害可接受水平及有效控制措施→特制定。

3、适用范围
明确职责所应用于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专项面的管控;
句式上可直接点名适用于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危害分析、识别、评价与控制措施。

4、职责
明确危害分析专项工作主导归口机构权属→明确危害分析专项工作审批责任人权属→明确危害分析专项工作各部门间的任务权属。

5、程序
明确在危害识别关于过程信息、工艺流程及具体工作步骤、适用规范、潜在危害确认等具体任务→明确在危害评价相关方面输入与输出、评价因素、准则与级别等具体要求→明确在控制措施等相关方面识别、评价、评审具体任务要求→明确具体所涉危害分析项目工作表的的编制及权属→明确危害分析过程记录的管理要求→明确危害分析在进行验证与更新是的具体任务要求。





6、相关文件记录
明确在危害分析专项工作开展中所源引的其他文件控制程序名称、产品信息、工艺流程信息→明确在危害分析专项工作开展中所涉及到的有效文字过程记录名称。

7、怎么样,不知道您有思路了吗?
首先明确工作具体所涉内容、主体→然后明确主导机构、责任人权属权责→最后明确在危害识别、评价、文字记录、验证与更新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45
阅读量:21
阅读量:74
阅读量:184
阅读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