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湿的治疗

2025-10-05 05:42:50

1、  典型症状

  恶风、恶寒、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疼痛。

  部分病人多伴有头痛、头晕、恶风、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还有的病人其关节和肌肉的缝隙中有钻风感,即每当感受凉风之时就有凉风钻到骨头里的感觉,严重的患者即使在暑热时节其患处也必须裹以厚被或棉衣才能感觉舒适。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抽血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抗O,血沉结果大都正常。此类病人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无效,说明该病既属于风湿类疾病,但又与产后血虚、风寒湿邪人血脉有关,故而将其称为“产后风湿病”。

2、  症状特点

  1、患者的疼痛成对称性,同时侵犯双侧的肢体的相同关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2、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疼痛的同时,还易出现关节红肿、肿胀的症状,关节周围有压痛的感觉。

  3、疼痛可在多个关节同时发生,同时皮肤可伴有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疼痛消退后不遗留关节强直或畸形关节功能可恢复。

  4、疼痛持续时间短一般为12-72小时最长也不过3周而且多以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肩等关节,疼痛易发生转化,有游走性的特点。

1、  1、素体血虚 (虚本标寒)。

  2、素体阳虚 风血流注入肾(表现为腰疼,下肢凉,下肢疼)。

  3、脾胃虚弱 营卫不足 怕风怕冷。

  4、肝郁血虚 生气流泪 邪入二阳,阳气不得舒。

  5、肾阴虚。

  6、血瘀导致(恶露不行。身上刺痛)。

  7、误汗。

  8、错用热法(艾灸,汗蒸)导致的邪热入脉。

  9、 实寒。

1、  1、风犯血脉型:临床表现为肌体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自汗恶风,后病症加重,伴有头痛、头晕、眉棱骨疼痛,且遇风加重。口不干、不喜饮水、舌淡苔薄白,脉多浮

  2、寒凝血脉型:临床表现肢体肌肉关节疼痛较剧并发凉、畏寒惧冷,遇寒症状加重,受热后症状减轻,舌淡苔白,脉弦紧。

  3、湿滞血脉型:临床表现肢体肌肉关节酸困重着麻木,但部位比较固定。舌质略胖,苔白腻,脉濡缓;

  4、寒热错杂型: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寒热疼痛,往来不定,或惧冷畏寒,但触之不凉,口干;喜饮水、心烦、失眠、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此型的特点是外有假寒,内有真热。产后风湿病也称“月子病”,—般很难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类风湿病,而大部分患者可终身带疾,有人可从35岁开始,合并骨质增生,给患者带来艮大痛苦。所以,对产后风湿病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1、  产后风湿的饮食,不但吃得有营养,而且还要合理搭配,营养平衡,才有益于产后风湿患者的身心健康。

  1、冬季可以把水果切块,用开水过一下,防止太凉;可以多吃一些温热性的水果如葡萄、龙眼、樱桃等。推荐食材包括肉类:猪肝,牛肉,鱼;蔬菜类: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南瓜;水果类:水蜜桃,菠萝,梨;其他:干红枣,黑木耳。

  2、粮食应该粗细搭配。

  3、新妈妈的饮食要特别注意,不但吃得有营养,还要合理搭配,营养平衡。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后,要搭配蔬菜、水果等,即荤素搭配。

  4、避免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因为这些刺激性大的食物对新妈妈产后虚弱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喝一些较清淡的汤,比如银耳汤、山药汤等。

  5、除了正常吃饭菜,适当喝汤,以补充产奶消耗的水分。

  6、夏季避免食用冰镇的水果。

1、  “多维疗法”是中安医院研制的一整套独特的风湿骨病治疗体系。该体系包括多维系列药物、代偿疗法等多种独特的给药方式和多种独特治疗方法三个系统。

1、  中安医院汇集了全国治疗风湿、类风湿、骨关节病的一流专家团队,拥有全国最大的“关节病绿色多维疗法”专家团,创造发明了“关节病绿色多维疗法”核心技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关节病绿色疗法”已被国家列入“全国风湿病康复工程”推荐技术。引进全国各地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已将“关节病绿色疗法”列入招商引资高科技合作项目。

1、  类风湿第一人-宿峰

  中华医学会会员英国医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疑难病防治中心教授

  加拿大传统医学会国际顾问

  中国疑难病研究中心研究员

  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硕士毕业

  “绿色多维疗法”研发创始人

  共和国医药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者

  全国“绿色多维疗法”专家团团长

  中安类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医院总院长

  中国中蒙医专业研究风湿类疾病第一人

  师从全国风湿骨病泰斗焦树德等医学大师

  中华中医药协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宿峰自幼秉承家学,曾师从国内外知名的焦树德、朱良春、路志正、颜德馨等中医学及风湿病专家;曾跟随张乃铮、董怡、施英桂、吴东海等西医风湿病专家,系统地学习了中西医治疗风湿骨关节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