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划分区别
1、抗滑桩属刚性桩或弹性桩,判别公式如下:
2、按照桩基规范都应符合弹性地基理论。在《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规范》DL/T5219-2005 P107中注2规定。
(1)对αh≤2.5,可验算y=h/3和y=h处的σy; 受水平作用力的桩基,必须计算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当桩的入土深度h*α≤2.5系数时,且验算桩h/3和h处的压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则认为桩身抗弯刚度EI较大,此桩判为刚性桩。
(2)对αh>2.5且计算σymax发生在y>h/3处的桩,可验算y=h/3处的σy。则也可以根据变形系数α判别,此时桩身抗弯刚度较小,此灌注桩判为弹性桩。
扩展材料:
抗滑桩属刚性桩或弹性桩,所谓刚性桩是指发生位移时,桩轴线仍然保持原有线型,只是桩周土发生变形,反之则为弹性桩。除按桩周岩、土的性质及其松散程度定性外,
试验表明,当埋入滑动面以下的计算深度(桩的锚固深度h2与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的乘积)为某一临界值时,可视桩的刚度为无限大,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
只取决于地层弹性抗力的大小,而与桩的刚度无关;若对计算深度为此临界值的桩,分别按弹性桩和刚性桩计算,结果二者的水平承载力及传递到地层的压力图形均比较接近。
为此,通常将这个临界值作为判断桩为刚性桩或弹性桩的标准。临界值规定如下:
1、按“K”法计算
当
属刚性桩;
当
属弹性桩;
式中,β—桩的变形系数,m-1 ,其值为:
式中,K—地基系数(kPa/m);
E—桩的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kPa), E = 0.8 Ec;
Ec—混凝土弹性模量(kPa);
I—桩的截面惯性矩(m4);
Bp—桩的计算宽度(m)。
2、按“ m”法计算
当
属刚性桩;
当
属弹性桩;
式中,α—桩的变形系数,m-1,其值为:
其中,m—地基系数随深度而变化的比例系数(kPa/m2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滑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