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火”是怎么回事
1、火——是人体表现出的亢进阳热性反应,如发热、怕热、自汗出、口喝喜饮冷水、口苦、口舌生疮、舌质红舌苔黄、小便黄赤、大便干、局部的红肿热痛等。

2、火又分实火和虚火,实火表现为除上面讲的火症外,脉象见洪滑实数;虚火多表现为一般的热象和舌质红绛而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潮热盗汗等。
1、心火:除一般火症外还有胸中烦热、躁扰不宁、失眠多梦等症。
小肠火:中医认为小肠的火是心火移位到小肠,除心火的症状外还有尿道感染的症状,尿道涩痛,尿急、尿频等症。

2、肝火:除一般火症外还有胸胁烦满、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目赤等症。
胆火:‘’肝胆相照‘’肝胆火症表现大多相同,除肝火症外还包括耳部的炎热症状。

3、脾脏无火,胃肠的火都属胃火(中医有实则阳明(胃),虚则太阴(脾)),表现为口苦、口臭、口干、口舌糜烂、牙龈肿痛、烧心、吐酸苦水、多食易饥及一般火的症状。

4、肺火:除一般火症外还有口干咽燥、咳嗽吐黄痰、咽喉肿痛、胸中烦痛等症。
大肠火:主要是大便秘结、痔疮、肛裂、口干和一般火症。

5、肾无实火,只有虚火,除一般虚火表现外还有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牙齿松动、头晕耳鸣等症。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80
阅读量:74
阅读量:119
阅读量:124
阅读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