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需掌握哪些数学方面的能力
1、 正、反数数。
能够熟练正确地正数和倒数1~10,即从1数到10和从10倒着数到1,且能从其中任何一个数字开始。
有事没事随时可以和孩子数数练习。

2、 口头数数范围。
能够较为顺利地口头数100以内的数。
若有的孩子数数效果不理想,也暂时不必强求,可分数段教习。

3、 手口一致点数。
能够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排列方式等的影响,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的实物或者图案,并准确说出总数。
用摆放实物或者用彩笔在纸上画画的方式,和孩子反复练习。

4、 目测数量。
能够不用手指等辅助工具,轻松地目测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
这个重在平时多加训练。

5、 了解相邻数。
能够懂得相邻数的概念,知道多1和少1的关系。
可运用找朋友、做邻居的游戏来加以学习巩固。

6、 会算加减法。
能够运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书写加减算式,会看图写算式和编简单的应用题。
可运用实物、图片、玩具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练习。

7、 认识图形。
能够辨别认识简单的图形和几何形体: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并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
生活中到处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形、体,你说出图形让孩子找,或者指着某物让孩子说出形体名称。

8、 简单归类。
能够按种类、用途、性能等给物体分类。如:衣服、车辆、男女、水果、蔬菜、吐籽的、剥皮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
看书、玩玩具、吃喝、游乐的时候,都可以和孩子练习不同的分类。

9、 按数取物。
能够按照叙述要求,数出或者拿取同样多的东西。如:给我6块糖;画出10颗星星,数出多少支铅笔等等。
生活中随时随地可练。

10、 按差异排序。
能够按照物体的不同形态来排序,如:将物体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按长短、厚薄、高矮、胖瘦、粗细等等)来排列。并能自己说出是从什么到什么的顺序排的。
有目的地 经常和孩子进行比差异的游戏活动。

11、 按规律排序。
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运用涂、画、串、连等方式排序。如:按红、黄、蓝顺序给花朵涂颜色;按正方、圆、长方、三角顺序依次排列;按1个红2个黄的顺序串珠;按1红2绿3紫4黄的顺序摆同类小玩具等。
这方面的能力,孩子个体间差异较大,有的孩子糊里糊涂似是而非,有的孩子就相当明白熟练,而且还能自行发现规律、自我组合规律。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