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无领导小组面试角色及特性分析

2025-10-25 13:22:56

1、破冰者

破冰者是第一位次发言的考生。破冰者需要勇气,往往是由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来担当。

破冰者的风险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就可以转变成领导者,甚至有时会被其他人误认为领导者。而事实上这是两个角色,而且转变不一定都能成功。如果转换失败,会适得其反。因此,大家有必要再次权衡,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领导者。

2、领导者

领导者是引领整个讨论进行,不断进行总结和升华的考生。领导者就是不断地推进讨论实质性进展的人,他(或她)必须拥有非常强大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断地分析他人的观点的实质,不断将大家的观点整合成新的观点,形成完整的、有逻辑性的体系;领导者要随时看清整个讨论的任务,不能让讨论偏离方向;领导者要随时能够判断现在进行到哪一阶段,还有多少任务没有完成,推动讨论适时地前进,控制整个讨论的节奏,并能够弥合分歧,将观点升级。

3、组织者

组织者是调动团队气氛,调和大家的意见,调配发言权的考生。

4、时间控制者

时间控制者是注意时间进展,提示小组时间的考生。当很多对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完全无了解的人组成了一个小组时,很可能会出现大家吵成一团,吵到最后被考官硬生生打断,没有一个结果,甚至连总结汇报都没有时间作的情况。因此时间控制者是必需的角色。

5、总结者

总结者是代表小组进行汇报总结的考生。在时间控制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总结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说,总结者有预汇报人和正式汇报人两种。如果抢不到当正式汇报人,就当预汇报人,让正式汇报人成为自己的发言人。

1、沉稳的语调提出深刻见解

面试开始后,许多考生抢先亮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做不一定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初不要力图引导和左右其他应试者的思想和见解,不要总是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观点上来,不要争当最初的领导。不要锋芒毕露地对每个发言者的言论逐一点评。

有很多同学总是寻找充当领导者的机会,成为小组讨论的主席,以展示自己引导讨论及总结的才能。尤其是对某个发言者所说的问题无突出见解时,自己还不顾一切地帮他进行总结。正确的做法是,在讨论结束之前,你将各成员交谈要点一一点评,分析优劣,点评不足,并适时拿出自己令人信服的观点,这时的语调一定要舒缓平和,进入讨论的中心要显得不漏痕迹,无形中使自己成了领导者的角色,自然就为自己成功入阁增加了筹码。

当然,这对自己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希望每个考生或者应聘者都能在之前多做训练,平时都要积累自己的这种经验,还要注意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对于每个考生来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胆小怯场,不敢发言,就等于失去了被考官考查的机会,结局自然不妙。得分最高者一定是那个以沉稳的语调提出深刻见解的最后发言者。

2、注意人际关系,要有团队精神

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影响个人是否接受别人观点的首要因素就是人际关系,即他会先考虑与你的熟悉程度和友善程度,彼此的关系越亲密,越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如果他认为彼此存在的是敌对关系,那么对你的观点多半会拒绝。所以我们在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不要对队友恶语相向、横加指责或对对方观点无端攻击,这样的人往往只会导致自己最早出局。试图说服对方时要看好时机,不要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改变他的观点。

因为在情绪激动时,对方的情感多于理智。所以要找准时机,找到与对方言语里共同的观点,引申出自己的观点,让对方在一定程度上能感觉他的观点与你的有相同之处,然后在对方对你稍稍放下敌对心理,对方情绪有所放松的时候你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很充分的理由。这样,才能在这场心理战斗中取得胜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自己发言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论证充分,辩驳有力。小组讨论中,当然不是谁的嗓门大谁就得高分,考官是借此考查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业务能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胡言乱语,只会在大庭广众中出丑,将自己不利之处暴露无遗。语不在多而在于精,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有的放矢,尽量能够一下子说到点子上,这样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

及时表达与人不同的意见和反驳别人先前的言论,也不要恶语相加,要做到既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立场,又不令别人难堪。因为如今的竞争日趋激烈,单凭一个人的智慧很难在竞争中取胜,成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所以每个单位都很重视合作,都不会聘用没有团队意识的人。

3、观点明确,注意交谈技巧

考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即使与别人意见一致时,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论据,补充别人发言的不足之处,而不要简单地附和说:某某已经说过了,我与他的看法基本一致。这样会使人感到你没主见,没个性,缺乏独立精神,甚至还会怀疑你其实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有欺骗的可能。

当别人发言时,应该用目光注视对方,认真倾听,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更不要因对其观点不以为然而显出轻视、不屑一顾的表情,这样不尊重对方,会被考官认为是涵养不够。

对于别人的不同意见,应在其陈述之后,沉着应付,不要感情用事,怒形于色,言语措词也不要带刺,保持冷静可以使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更利于分析对方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要以理服人,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能压制对方的发言,不要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应该以探讨、交流的方式在较缓和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有气度、讲礼仪

如果当你选择的话题过于专业,或者自己发起的话题不被众人感兴趣,或者对自己的个人私事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听者疲惫,有时候听者面露厌倦之意的时候,自己就应当立即止住,最不宜在这个时候还要我行我素。当有人突然出来反驳自己的时候,不要恼羞成怒,而是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眼睛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对方不放。在谈话的时候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不能高声辩论,纠缠不休。

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掏鼻孔、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钮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