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除湿器-矶竿保养心得
1、 这款除湿器有3种模式,这点差异化可以“因竿制宜”,不管台钓还是海钓钓友都可满足。
从操作经验分析,L,J模式应该是机器在特定模式下能智能检测控制,配对让鱼竿在最佳风压和无需保护下运行,所以建议按表格的匹配方式来操作,什么竿用什么模式。
工作原理就是通过管间的热风流除湿,抖风技术防止湿的管壁粘合,所以要确保去掉竿堵,保持通畅,竿子清洗完尽量擦干甩一甩,会大大提高效率。
正常的的风压风量是F > J> L;在L,J模式下也有特殊情况,比如鲤竿抽掉一些内节,造成风流度增大,风压自动会增大。也有可能达到4级风压风量,我试过只吹大节,这时候我用小秘招,用餐巾纸堵住最小竿节的孔,这样会使风走管间,效果大大提高。
由于我个人鱼竿都是矶竿(伽玛卡兹,禧玛诺,达瓦)为主。因此平时就选择J模式,1-2次便可吹干。一般要快速才会使用劲风(F)模式,也就是设备采用最大马力。这时候要注意点,保护套不要扣死,否则破坏风流动性,容易在缝隙间形成小激流,导致局部温度偏高,也会导致机器过热报警停运。这点上产品设计是很有心的,正常会把温度控制在人体舒适温度,高于人体温度就提前进入策略保护以及安全过热保护。F模式下矶竿的正确做法是把保护套轻轻的搁在竿稍上,台竿的正确做法是用风夹,让风夹的横档面尽量接近竿口。
1、 我本人鱼竿伽玛卡兹占比最大,口太/千又/尾长/阿天达接口很统一,绝大部分是螺纹牙距1.5mm,螺纹直径19mm和20mm的转接头。这些矶竿就已经占了我大多数库存了。
总的来说,禧玛诺,伽玛卡兹,达瓦的后堵螺纹直径大都集中在18mm-20mm;牙距基本是1.1mmh和1.5mm。厂家出厂配有最为常见的转接头。我有几款抄网竿,直径30mm的,问过客服,也能从厂家那里配过来,所以有个别特殊接口可以联系购买渠道。
1、 曾经我一开始认为用转接头会不会稍微麻烦了点,还需要配对,想着用硅胶套或塞,或夹具夹。不过细想这方法之后都存在较大缺陷,要么操作麻烦,要么不稳定,要么不安全,要么容易划伤涂装。
对于台钓竿子,绝大部分是振出式的。厂家的转接头中间有一片蜂窝状的不锈钢孔网,很好实现了一体化除湿的简单操作方法。
综合来说,目前用转接头这个配对方案最为理想,方便、简单、安全,厂家规格尺寸齐全,厂家也会帮忙定制特殊接口。这点应该为他点个赞。
1、 运行过程可以通过触击左右两键增减风量,也可以对三种模式(L、J、F)进行编辑,按自己设定的风量和定时,设备会自动保留,下次可直接按自己的设定模式工作,也可以复位出厂设置值。这个也是方便使用者灵活应用。
1、1.出现风堵报警
可能原因:鱼竿前堵或保护套未摘除,或者是风孔内有异物。
2、2.出现过热报警
可能原因:长时间不停歇使用1小时以上、鱼竿前堵或保护套塞太紧,风不流畅。
3、3.风力太大吹出竿节
原因:使用劲风(F)模式,却没有戴上风夹或者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