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听力障碍的认识误区
有研究显示,从第一次发现听力有问题到得到检查、诊断、康复,间隔可能长达15年。听力障碍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如“温水煮青蛙”,待发现影响日常交流时,已经到了重度听力障碍的程度,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再有,有些老年人宁愿限制个人的社交生活,也不愿承认自己有听力问题。阻碍着老年人听觉康复的八个误区为:
戴上助听器怕引人注意;

事实上:
1. 听力下降,应及时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
2. 合理选择助听装置并科学验配,配戴助听器越早效果越好;
3. 如果不对老年听力障碍者进行听觉干预,长期下去会加速听觉功能退化,影响生活质量。
好点的助听器就要上千甚至上万,价格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事实上:好的助听器看上去很贵,但音质好,而且是全自动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这是值得的。对于贫困的老年人,国家还有帮扶政策,可以到当地残联进行申请。

我戴一只就好了;事实上:单耳验配或双耳验配助听器可因人而异。双耳听力不好,应该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其优点是能分辨左、右声源方向,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选择性听取能力要高于单耳配戴助听器。但双耳配戴产生堵耳效应较明显、让人感觉不舒服,需要的适应期会较长。
看见别人戴那种隐藏在耳朵里的助听器,我也想戴。事实上:助听器的外形决定了它的功率,完全隐藏在耳朵里的对一小部分人来说往往功率不够用,根据你的听力情况和耳道情况才能决定你适不适合配戴。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77
阅读量:33
阅读量:191
阅读量:78
阅读量: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