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曾国藩家书

2025-11-23 06:12:00

1、曾国藩,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廷军政,尊为中兴第一名臣;他效法泰西;力主富国强兵,向称洋务运动先驱;他义理考据,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他杀人如麻,"刽子手"、"曾剃头",生前令人闻名丧胆;他割地求和,"大汉奸"、"卖国贼",身后骂声仍不绝。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

2、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一生强调立志,常说: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

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自己的毅力将烟戒绝。

3、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4、最近在重读曾国藩的一些书籍,

感受颇深。

提起这个人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

他在那个时代

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非常之大。据说当年蒋公床头只放两本书,一本是《曾国藩日记》

,另一

本是《圣经》

。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的修身十二心法,通过这十二心法,我们可

以了解曾国藩的思维模式,以及自我修养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5、

“一曰敬”

:持身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

查自己的念头、举止中有无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的时候宁静安泰,保养德性,一旦

投于事务之中则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

6、

“二曰静坐”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用来静坐养性,反省体悟

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7、

“三曰早起”

:早早起床。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8、

“四曰读书不二”

:读书专一。一本书没有读完时,不要再看其它书籍。东翻西阅随意读

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毫无益处。

9、

“五曰读史”

:阅读史书。曾国藩于丙申年向人借款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

,家父对他

训诫说:

“你为买书去向人借钱,

我不惜一切替你赔补还账,

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读一遍,

才算是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

”自此之后,曾国藩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史书,并形成习惯,

终身不改。

10、

“六曰谨言”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刻注意,这是修身内圣的最重要的工夫。

11、

“七曰养气”

:保养真气。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外光明正大,所做所为毫无羞于

对人说之处。

12、

“八曰保身”

:爱护身体。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应该时刻以此作为健体却病

的准则。

13、

“九曰日知所亡”

: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刻意

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14、

“十曰月无亡所能”

:每月不可荒疏旧技能。每月写作几篇诗文,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

理的多少,

保养真气强弱。

却不能完全沉溺于其中,

因为这最容易使人玩物丧志、

隐没本性。

15、

“十一为作字”

:写字。饭后写半个时辰的字。所有文字方面的交际应酬,都可以作为

练习写字的机会。凡事不可留待第二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越难清理。

16、

“十二为夜不出门”

:夜晚不出屋门。晚上长时间在外,使人耽搁正事,精神疲惫,务

必戒除。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