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康吃粽子
1、一、老人和孩子
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粘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少油、少肉的粽子,吃时可搭配一杯红茶或姜糖水,既可暖胃,又可解腻。

2、二、糖尿病患者
粽子里的糯米血糖指数是87,血糖不稳定的人吃了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因此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应少食或禁食。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什锦水果粽子,或者含有粗粮、薯类、少油、少盐的粽子,吃时搭配蔬菜一起食用,以平衡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3、三、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进食粽子后,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非糯米粽子,以粗粮、杂粮、薯类为主料的粽子,尽量少吃,吃时搭配蔬菜水果,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4、四、心血管病患者
某些粽子含有肉、蛋黄、红枣、海鲜等,这类粽子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品。患有心血管病的人食用,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建议此类人群选择少油、少肉、少盐的粽子,量不宜多,吃时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注:避免含水分多的寒性瓜果类)。

5、五、痛风病患者
某些粽子成分有鱿鱼、干贝、鲍鱼等海鲜类食材,这类粽子属于高嘌呤的食品,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
建议此类人群选用不含海鲜、鱼、肉类的粽子,同时要多喝水,使尿液得以稀释,促进尿酸的排出。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9
阅读量:100
阅读量:47
阅读量:176
阅读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