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痛经怎么办_经常痛经怎么办
长期痛经分两种,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经过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长期痛经该怎么办,有人调查:“针对14-30岁的年轻女性所作的调查显示,该年龄阶段的女性中有高达88%的人有痛经、经期不准、腹胀、腰痛等困扰,其中最常见的为痛经。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女孩在每次来月经时服用止痛药。”所以止痛药是有害的。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少腹部出现较剧烈的疼痛称痛经。 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每伴腰酸肢倦、纳少、头晕、心悸、脉细弱、舌淡。痛经的治疗:取任、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毫针刺用补法,并灸。处方: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大赫。 经行不畅,少腹疼痛。如腹痛拒接,经色紫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沉涩的为血瘀;胀甚于痛,或胀连胸胁,胸闷泛恶,脉弦的为气滞。痛经的治疗: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酌量用灸。处方:中级、次髎、地机、三阴交。
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易引起痛经。
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
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