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吃什么?看看你家上榜了吗?
1、一、饺子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二、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是江浙地区一种常见油炸小点心,制作简单。将面皮切成寸长条或方圆形,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捞起撒上芝麻、白糖即可。宋《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因“巧”和“桥”谐音,因而古人认为在七月七日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到了晚上,大家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4、三、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

5、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6、七夕这一天有吃面的习俗,这一天往往跟中国的24节气以外的三个杂节气有关,一个杂节气就是三伏,还有一个是暑九,还有一个南方的雷雨。

7、大家都知道头伏饺子,二伏面。而且吃面意味着挑寿,面挑得越高,人就越长寿。还有为织女摆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88
阅读量:114
阅读量:106
阅读量:138
阅读量: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