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一、沙里淘金,择优录取。
1.下列每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时节 轨道 鸣蝉 稻花 略胜一筹
B.残霞 缥渺 悠闲 潇洒 融为一体
C.澎湃 鼾声 纤弱 意镜 若隐若现
D.亲昵 徜徉 灯茏 茅店 诗情画意
2.下面的“川”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五言诗描写细膩、动人,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又处处充满诗人的喜悦之情。
B.《白桦》是首现代诗,通过描写白桦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采薇》节选于《诗经》,表达了一个老兵回乡时的喜悦心情。
D.《天净沙.秋》是白朴写秋景的一首小令,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美丽秋景。它虽有秋景的清肃,却无悲凉的情绪。
二、查漏补缺,按要求补充诗句。
1.填上动植物名。A.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B.枯( )老树昏( ),小桥流水人家。
C.( )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2.填上地名。A.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 )。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3.填上颜色词。A.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B.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C.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三、精挑细选,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答案。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2.晏殊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 )。
(1)似曾相识燕归来 (2)似曾相识鸟归来 (3)似曾相识雁归来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诗句写的是( )。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的是( )
(1) 李广 (2)项羽 (3)曹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6.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红” 指的是 ( )。(1)红色 (2)花 (3)树叶
四、先把诗词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20分)
A. 独在异乡为异客, 。 B. 谁言寸草心, 。
C. 横看成岭侧成峰, 。 D. 马上相逢无纸笔, 。
E. ,润物细无声。 F. ,老大徒伤悲。
G. ,淡月失梅花。H. ,两三点雨山前。
1.“ , ”这两句诗启迪我们:只有多视角的观察事物,才能全面认识事物,抓住本质特征。
2.老师和爸妈常用“ , ”这两句诗来劝告我们:趁现在年纪还轻,要努力上进,不要老了白白地悲伤和叹息。
3.无论什么情况下,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开导和教育我们,这正像杜甫笔下的诗句一样:“ , ”。
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自然地吟诵起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 , 。”
阅读聪明泉一、阅读儿童诗,回答问题。
友谊
泥泞中 干渴时
一只扶持的手 一杯清凉的水
岔道口 倦怠时
一个引导的箭头 一声惊蛰的春雷
挫折时 纯洁的友谊
一句温暖的话 高山上的白雪
迷惑时 生命的蜜和盐
一个肯定的回答 森林中的松柏
1.填空。作者希望友谊像高山的白雪一样( ),像生命中的蜜和盐一样( ),像森林中的松柏一样( )。
2.问答题。(1)为什么把友谊比作“泥泞中扶持的手”、“岔道口引导的箭头”?
(2)为什么把友谊比作“挫折是温暖的话”、“迷惑时肯定的回答”?
3.小朋友,你觉得真正的友谊像什么呢?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 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火热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专心致志: 身体力行:
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1)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填空。(4分)(1)陆游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 诗人。
(2)陆游做诗的诀窍,用一句诗概括就是 。
4.细读此文,说说主要内容。(3分)
5.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已经有( )多年的历史,共收录诗歌( )篇,分为( )、( )、( )三部分。
2、《给诗加“腰”》让我们体会到诗特别注重( )。 3、不同的文学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达到顶峰阶段。我国诗歌发展史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 )、宋代的( )和元代的( )。
4、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我知道的有( )、( )、( )、( )等。我还知道,诗歌按题材分,可以分为( )诗、( )诗、( )诗等。
5、《白桦》这首诗的作者是( )国诗人( )。诗人采用了( )和( )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窗前的一株白桦在雪中,在朝霞里不同的姿态。
6、《太阳的话》一诗中,作者( ),他借太阳象征( ),表达了作者对( )的生活的向往。
7、《爸爸的“鼾声”》一诗中,小诗人以“( )”为题材。这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诗的题材其实是( )。
三、诗句补充。(18+2点)
1、昔我往矣,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矣”和“思”都是
2、老师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教导我,不正像是春天的喜雨,“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吗?此诗的作者是( )代( ),是一首( )律诗。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表达了诗人( )之情。诗中诗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的诗句是( )
3、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
4、近种篱边菊,_______________。 5、张籍《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 ,_________。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来读懂这两位诗人的这种情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还掌握了这些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 (1) (2)
四、判断。(4点)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小妹的诗句。( ) 2、“杨柳依依”中的“依依”是“依靠”的意思。( )3、《西江月》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 ) 4、苏东坡的“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的“摇”和“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 )
五、填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5点) 1、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拓展(30点) 一、 趣填古诗。(6点)
1、 填花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5)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 )无处寻。 (6)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 )扑鼻香。
2、 填动物名 (1)江上往来人,但爱( )美。 (2)射人先射( ),擒贼先擒王。 (3)枯藤老树( ),小桥流水人家。(4)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 (5)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二、品读下面两首小令,填空答题。(5点)
(一)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二)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华。(白朴《天净沙〃秋》)
1、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 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给人 的感觉,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白朴《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 ”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 , ”一句 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三、品读王维的《鸟鸣涧》,回答问题。(6点)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四、诗句填空(10点)
1、在家里,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爸爸总告诫他( )。
2、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 )这句诗来。
3、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 ),只是(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说道:
“(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还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4、今晚春意格外暖,窗纱透进春虫的欢叫声。我的脑中就浮现了这样的诗句:( , )。
5、龚自珍曾以花自喻,说明自己处境很难,但忠贞爱国之心始终不变,其诗句是( )。这样的爱国之心令人敬佩,我不禁想起陆游
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场
一、A C C
三、(2) (1) (3) (1) (3)(2)
四、A.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报得三春晖 C.远近高低各不同 D. 凭君传语报平安
E. 随风潜入夜 F.少壮不努力 G. 轻风扶细柳H. 两三点雨山前 1.C 2. F 3. E 4. B
阅读聪明泉
一、1.洁白 甜蜜 翠绿
2.(1)因为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会在你陷入泥泞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真正的朋友,会在你犹豫不决和失去方向的时候,给你正确的选择与指引你寻回正确的方向。
(2)因为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会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用激励的说话鼓舞着你,因为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会在你感到迷惑的时候,拍拍你肩膀,让你重拾信心。
3.真正的友谊像田园里的鲜花一样美丽,真正的友谊像天空中的一缕阳光一样温暖。
二、1.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2.(1)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
(2)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3. (1)南宋 爱国 (2)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4.子聿认为自己的诗做得不好,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因此他要读书破万卷。陆游认为儿子的想法是片面的,读书固然十分必要。如果不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是永远写不出好诗的。最后,陆游告诉了子聿作诗的诀窍: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