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和孩子的不同意见?

2025-10-08 16:07:29

1、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往往就是孩子有独立见解和思想的时候。所以我们的做法就是“谈判”,给孩子平等的地位,一起来协商这件事情;这样做,既能让孩子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同时也能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当他人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如何正确处理,从而培养孩子的人际技能。

1、   

      小家伙3岁9个月。

    小家伙幼儿园的门口就是一个小型广场,每天的五六点钟,这里就是一个极其热闹的场所。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小家伙养成了一个习惯,放学后必定在这里要逗留一会儿,直到广场人们渐渐散去,夜幕来临。

   可我们是需要回家自己买菜做饭的,加上有时小家伙还要在吃完晚饭后去公园散步,我们的时间就太紧了,往往回家,洗澡,洗头,讲故事,睡觉已经十点过了,我们的工作时间也就顺延得更晚了,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作息时间了。

    所以,我们决定,与小家伙进行谈判!

2、      考虑到玩是小朋友的天性,所以我们也完全理解她。我们决定平等地与她商量此事。

      首先,我们坐下来,与小家伙在一个水平线上,告诉她一个实情:

     “如果我们每天放学后都在广场玩一会儿,爸爸妈妈回家做饭就很晚了,吃完饭,再去散步,回家就更更晚了,如果睡晚了,第二天早上就会起不来。”(小家伙的赖床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家伙很喜欢我们每次与她商量问题时的做法,感觉自己像个小大人,所以每次我们说:“甜甜,你来,爸爸妈妈有个事情想跟你说说。。。”小家伙都会非常主动地与我们配合。

      这次也不例外,当我们说明情况后,小家伙自己说:“我早上都太累了,不想起床!” 取得小家伙的认同后,我们继续商量。

3、      “那我们一起来订个新规则吧?”

     “什么新规则?”

    “你喜欢在广场玩吧?”

     “喜欢!”

     “好的,爸爸妈妈还是同意你在广场玩!你喜欢去公园散步吗?”

     “喜欢!”

     “好的,爸爸妈妈也同意你可以去公园散步!那----你觉得晚上睡晚了,早上起不来,上学迟到好不好?”

    “不好!”

    “那爸爸妈妈有个好主意!既能让你玩,又不会睡得太晚,还能早上起得来,不迟到!”     “什么好主意!”

     “就是放学后,你可以自己选择,是马上在广场玩呢?还是吃完饭去公园,两个里面选一个。这样,既能玩,又不会太晚,早上也不会迟到!怎么样,可以吗?

     “可我想在广场玩,也想去公园散步!”

     “可以啊!星期五就可以啊,因为第二天是星期六,不上课,星期五就可以都去,而且晚上还可以多玩一会儿!睡晚了也不要紧,不用担心迟到!”

     “星期五晚上可以讲好多好多个故事嘛!”

     “平时也可以讲好多好多个故事啊,只要你在九点睡觉前把准备工作都做好,牙刷了,脸洗了,脚也洗了,妈妈也可以讲好多个啊,可是超过九点就不行了,因为要睡觉了呀!”

     “星期五晚上不用九点睡觉!”

     “好吧!星期五可以让你多玩一会儿,睡得晚一点,也可以多讲好多个故事,好吗!?”

     “好!那------如果我选去公园玩,还可以在学校门口买牛奶吗?”

     “当然可以了,不过,如果在学校门口买了牛奶,去公园回家的路上就不能再买了,因为我们也要节约呢!如果学校没有买,去公园回家的路上就可以买,两个里面选一个,都由你自己决定,好吗?”

     “好!那------我还可以买面包吗?”

     “也是你自己决定啊!如果晚饭守规矩,都吃完了,就可以呀!”

     “我在幼儿园吃饭吃得可好了,又吃得快!”

     “那当然了!老师都夸你呢!说你表现可棒了!而且遵守规则,还可以得奖励贴纸,你不是想要水枪和地球仪吗?那可要自己争取啰!”

    “好,我努力,我争取!”(我们的口号)“我马上就可以有水枪和地球仪啰!”

     “真是太棒了,妈妈可真羡慕你啊?妈妈小时候都没有呢!”

     “妈妈,你为什么小时候没有……”

     “……”

     “……”

1、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些技巧来使谈判更加有建设性和合理性,因为毕竟孩子的认知还不足以让她们更加全面系统地思考某些问题,只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合理的意见就应当尊重和采纳。总的来说,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怎样处理和孩子的不同意见?

1、   

     1.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的参与对话的权利。

      原本我们只打算商量在广场玩的问题,可在这个谈判对话过程中,不仅和孩子商量好了新的规则,同时,小家伙还通过对话,自己分析推理提出了,关于“睡觉时间”“读书”“买零食” 等问题来和我们谈判。这不得不说,给孩子对话的机会,就是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啊!

2、   

     2. 仅仅是陈述事实,不做批评性评价。

      陈述事实,而不是批评孩子的表现。只针对事件本身进行利弊分析,而不延伸到对孩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地批评和纠正。实际上不要看孩子小,她们往往很懂道理,也非常愿意父母与他们正式的协商和对话。

3、   

      3. 提出的备选方案不要太多。

      给孩子提出两个到三个备选方案就可以了,不能太多、太多的方案会把谈判本身复杂化,使孩子思维混乱,不易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和决定。

4、   

      4. 对话中多用“你可以......”代替“你不能......".

      用“可以”代替代谈话过程中“不能”做的。因为孩子越来越有独立人格,所以她们对“你不能”特别敏感,容易激起孩子的本能反抗,而“可以做的”孩子更容易接受。

5、  5.询问答案巧设计。

    征求孩子意见的询问,结果最好设计为肯定的答案,如:“对!”“我喜欢”“是的,我愿意这样!”,这样的结果不仅让孩子感觉对自己是有利的,更易于接受;而且孩子会在感觉上,觉得都是自己做出的决定,会越来越爱上和父母谈判解决分歧的方式。

   

     总之,让孩子按自己选择的方式行动,心灵就会感觉很自由,这也是孩子"自由意志"的萌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