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体温
1、体温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口腔测量法、腋下测量法和肛门测量法三种。用于口腔测量的体温表叫口表,用于腋下测量的体温表叫腋表,用于肛门测量的体温表叫肛表。无论用哪种测量方法,测量前都应将体温表内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 测量体温的具体方法如下: (1)口腔测量法:将口表消毒、擦干,将水银头端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也不要说话,以免体温表被咬碎或脱落。3分钟后取出,在光亮处,将体温表横持,并慢慢转动,观察水平线位置的水银柱所在刻度。正常的口腔温度为36.2~37.2℃。
2、(2)腋下测量法:擦干患者腋下,将腋表轻轻放入患者 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10 分钟后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3、(3)肛门测量法:让患者屈膝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将涂有凡士林或肥皂液的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内约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软纸擦净体温表后,读出体温刻度。正常肛门体温为36.5~37.7℃。
1、基础体温也有周期性,和正常成年女性的月经周期是一样的时间段,会根据周期性发生变化,体温呈现出来的周期性变化同样和女性每个月的排卵有关系。
健康成年女性每个月月经来潮第一天是月经周期的开始,同事也是基础体温周期的开始,这个周期是长或者短,不是每个人都完全一样的,正常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二十一到三十五天为一个周期,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女性的基础体温周期平均为28天。基础体温周期还分为滤泡期和黄体期,滤泡期是指每个月月经来潮到排卵日这段时间,而黄体期是指排卵日到下个月月经来潮前一天。由于黄体素在人体只能存活14天,这个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寿命值,所以女性的黄体期为恒定不变的14天,但是滤泡期因人而异。
排卵日第二天,卵巢内会产生黄体素,由于分泌会产生热量,所以人体的体温会升高0.6摄氏度左右,体温在排卵日第二天开始升温,会持续14天。也就是说,基础体温周期的黄体期是处在体温上升的阶段。到了下个月月经来潮,基础体温回到正常值。
但是,妊娠的女性基础体温周期就会发生变化,因为在胚胎荷尔蒙分泌下,会支持黄体素会继续分泌,那么较高的体温会保持住。
如果没有妊娠的正常成年女性,在下个月月经来潮的时候,黄体会萎缩,这个时候就不会再分泌黄体素了,那么体温会下降到原来的正常体温,不会再持续高温。
基础体温是怎么测量的呢?要通过什么方式来记录?
第一步:到药店买一直基础体温计,特别提醒,普通体温计和基础体温计是不一样的,普通体温计的刻度比基础体温计的刻度要稀疏很多,基础体温计的高低温分界是刻度24,也就是36.7℃。(刻度10表示36℃,刻度50表示38摄氏度)
2、第二步:睡前,将基础体温计放在床上容易取到的位置,为了方便第二天一早起来,可以第一时间拿到体温计放在舌头下测量三分钟,把测量出来的体温,每次测量后记录在基础体温表上。
3、 第三步:如果早上不方便测量基础体温的女性朋友,可以确定在每一天的同一个时间段测量体温,但是测量前半个小时保持身体静止且不能吃东西。
4、 第四步:月经来的第一天和过性生活的日子,要特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上记号,如果前一天晚上喝太多酒了,或者感冒发烧了,也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