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辅导孩子新知识,教孩子幼小衔接算术技巧
1、孩子满三周岁后就要接受社会上的幼儿教育,或是说在孩子满两周多时就有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太早会让孩子对学习有所压力、恐惧感或是智力限制,其实不是的;关键点在于怎么教育,或是说怎么引导是关键点。
2、很多孩子带到公共场合或是特殊场合,孩子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有胆小、有怕生、有活泼、乐沟通等。
多数原因出在家庭,父母或是陪伴者很重要,他们的表现为:
1.家庭弱势人群;
2.家庭强势一方;
3.家庭全能达人;
4.家庭和谐人员;
5.家庭沟通力或是协调力比较好的一员。
各有各的性格与知识量,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引导、教育等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这给予的不仅是家庭的现象,更多的则是孩子的成长滋养法。
3、之所以让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或是拥有幼小衔接式的教育,多数为了让孩子有了基础的认知与大致的了解:
1.数字的认识;
2.拼音的口感;
3.数字的搭配法,字符与数字识别法。
有了熟面再接收相前的学习,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减少了孩子对于快节奏学习的压力感,减少差距,增加自信。
4、生活里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模仿力特别强或是说记忆力比较快,他自己的事或是物品会懂得收起与珍惜,这也就是他们对于物的归类或是搭配有了收纳。
想在这一段阶段让孩子接收幼儿衔接的教育,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
1.先读;
2.后认;
3.再写。
读取决于日常玩耍的路上,跟着一起数一起思考;认取决于玩耍中,分有数量的玩耍或是奖励的种类。
5、有了基本的会读、会认后,接下来就是动手力;这也是孩子对于实现会写的关键一步,刚开始孩子只会画、涂。
这时的父母或是辅导都就需要做到:
1.先写;
2.拿手描;
3.鼓励孩子写;
4.对比写,自己与孩子对比;
5.正确写,指导正确下笔法;
6.比拼写,可以用奖励方式进行。
6、对于拼音或是其他类的新知识辅导,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一个写的好,其他再引导式进行引导,孩子会潜意识的面对去接纳。
偶尔出现的不开心、不耐烦,合理的引导或是每天有规律的进行是必要的:
1.定时定点进行;
2.定量进行;
3.共同进行,孩子学的时候也给安排点技能一起学;
4.双方点评,辅导者与孩子形成表面上的评价与引导式评价,达到学会后的沟通与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