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的曝光原理
1、教材中把测光表称作“愚蠢的”
一般肉眼可见的光线都是被物体反射回来的色光,大千世界中的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是不一样的,100%全反射的物体,我们看到的是白,100%全吸收的物体反射率为0时眼见到的是黑,中间不同的反射率便组成了从白到灰到黑的序列。“教材”中把从白到黑划分成0-10共11个不同灰亮等级,处在中间5的18%反射率的亮度被称为“中间灰”。我用256灰度表代替,130相当于5的灰亮度,意思大致一样。为什么“教材”把测光表形容成“愚蠢的”的呢?因为它不会区分场景画面而只会感受光亮的强弱。测光表接收到的是来自自然光中的所有成分[紫外,七色,红外],但做出判断的依据只是画面的平均亮度。试想一下,一只光敏元件设置在镜头到目镜的光通道上,它能告诉你镜头面对的画面是什么吗?不可能!它只会感受整个镜筒内光亮的强弱。准确的说:它感受到的是整个镜筒内的灰亮度。我用两个“整个”强调了这一概念。
我拍了一张七色花布P2,用失焦让读者间接感受测光表见到的灰亮度,实际这个比喻并不准确,因为只有测光表才知道画面中的各种不同的花色亮度混合起来属于上面灰度板中的哪一级。因为测光表测量的是这个画面的平均灰亮度,是整个镜筒内的亮度。它不知道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背景,所以“教材”把它形容成“愚蠢的”。
P2


2、相机是根据18%反射率的灰度曝光的
P3 这是张大家熟悉的整条卷烟的外包装合的里面,颜色虽不是纯白,肉眼观察的亮度大致相当230,但相机自动把它曝成平均灰色。室内自然光P档拍摄,灰亮度接近灰板130。
P4 这张加了一个黑色镜头盖,大家会看到烟盒变的比P3亮了,因为这个画面比P3增加了近1/10的纯黑,测光表测到的平均亮度比P3暗,所以自动增加了曝光量使纸盒变的白了,但整个画面的平均灰度与P3是一样的。P5 这是一件纯黑的毛衣,用P档拍摄其平均亮度接近P3,请注意:是平均亮度。也就是把画面中的不同灰度充分混合后的亮度。
当你拍摄几乎全白场景时不加档,全黑的场景时不减挡,相机会统统把它按照18%反射率的平均灰曝光。以上论述对您有帮助吗?谢谢阅读,敬请指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81
阅读量:44
阅读量:126
阅读量:39
阅读量: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