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2025-11-12 17:29:12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典籍,其中记载了不少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和案例,并且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学临床专著,作者张仲景被尊为“医圣”,这部书中总结开具的方剂被称作“经方”。“经方”对养生极具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工具/原料

联网电脑

阅读能力

方法/步骤

  “怪当今居世之士,层不留神医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伤寒论张仲景序言》中就说到学习医药,研究经方,可以医治权贵,可以救死扶伤,还可以保健安生,人不要贪图权势而忘记了保健养生。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启示:

  张仲景通过观察总结出了几种体质特征,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无汗而喘,身疼腰痛等。

  少阳病——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嘿嘿不欲食等。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不同人的体质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张仲景把其分为:

  “尊容人”,养尊处优、易疲劳、出虚汗、身体肥胖。

  “失精家”,身体消瘦,睡眠浅,易头晕目眩,脾胃功能欠佳。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梅核气”,妇女精神紧张容易感到咽部不适,现代叫癔球症。

  “喜悲伤欲哭的癔病”,精神受刺激以后的癔病。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体质的不同也导致了中医治疗的“因人而异”原则,强调养生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这也告诉我们在学习经方养生的时候也要弄清自己的体质特征,选用不同的养生方剂。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如何了解自己的体质特征:

  整体而言:寒、热、虚、实。

  病理而言:气、血、痰、火、湿、食。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常见药物养生经方:

  寒——附子理中丸

  寒性体质可用,常见症状冬天畏寒手脚凉、腹痛拉肚子。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热——黄连上清丸

  热性体质可用,常见症状脸上痤疮、鼻血、小便黄。如出现腹痛腹泻不要再用,可改试半夏和胃颗粒和六神丸。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虚——归脾丸、补脾益肠丸

  如是身虚气短,疲乏无力可用归脾丸。如是慢性腹泻,面无血色可用补脾益肠丸。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实——麻仁丸、三黄片

  便秘不严重者可用麻仁丸,中成药麻仁丸可长期使用;便秘严重者伴有腹痛用三黄片,三黄片不可长期使用。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气滞——逍遥丸、气滞胃痛颗粒

  压力较大、紧张烦闷、食欲不振可用逍遥丸;胃痛胃胀可用气滞胃痛颗粒。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血淤——桂枝茯苓胶囊、血府逐瘀口服液

  女性月经不调、失眠用桂枝茯苓胶囊;月经失调、乳房胀痛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痰湿——藿香正气液

  喉咙不舒服,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可用藿香正气液或胶囊,效果良好。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最后希望这么一长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想要学习养生之道的朋友,那么我写的这篇经验就很有意义了,多学还要坚持,也不要忘了对症下药。

《伤寒杂病论》的养生智慧

注意事项

认真

有用的话投票点赞加收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