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2025-09-25 06:30:37

1、简介

三伏贴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手法,它的功效是西医所无法比拟的。

之所以称之为三伏贴,是因为三伏贴是在一年之中的三伏时候开始使用,以“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对于呼吸系统等一系列慢性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下面便讲一下那所谓的金药方吧!

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2、药方

白芥子30g、吴茱萸10g、肉桂10g、干姜10g、五味子10g、灸麻黄30g、炒杏仁15g、明矾20g、生半夏15g、甘遂15g、元胡30g、地龙15g、椒目10g

3、用法

首先将准备好的中药倒入搅拌机磨成粉,然后用姜汁加凡士林调成膏状。

贴之前,先用姜汁涂抹在要贴的穴位皮肤上,或者点刺出血以有利于吸收。

贴上之后,大约24小时后取下,如果为过敏者只贴6小时。(关于贴敷的部位,下面会讲到)

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4、频率

入伏开始,每十天一次。

三九时候,每十天一次。

在贴敷期间忌食发物。

发物我们可以理解成“诱发、引发、助发”某些疾病的食物。发物大多是腥膻味的,如牛、羊肉;或是辛热性的,如鱼;或是生发性的,如韭菜、笋,以及海鲜虾蟹、腐乳等。

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5、此药方除了可以贴敷之外,还可以制成中药背心,随身携带也有良好的作用。

做法:在之前提到的中药中加上艾叶30g,制成背心,前后配戴即可。

注意:入秋穿上,三个月换一次。

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6、三伏贴的部位

三伏贴的部位主要指的是穴位所在。

中府穴、天突穴、 膻中穴、大椎穴、定喘穴、肺腧穴、膏盲穴。

定喘穴位于大椎旁开0.5寸。

此为主要穴位,如果有特别的病症可进行加减。

痰多可加丰隆穴(化痰要穴)、脾腧穴。

喘的比较厉害可加肾腧穴、孔最穴

体温易感,免疫力差可加足三里穴。

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养生实用手册8(针灸篇)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