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要点

2025-11-20 17:52:19

1、我们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处理好课堂的小组合作形式?怎么做才到把合作课堂学习落到实处?结合我听过三节不同形式的物理小组合作课,小小总结出小组合作教学要点:

1、         教师要具备灵动的课堂感召力。这是一节成功课的基本构建。如教师都缺活力,少激情,学生不对知识点不感兴趣又怎么能让几个学生去完成合作学习?无论什么样的合作必备的是教师的感召力。

比如:孝姑中学的唐老师在一个外校借班上课,讲新课《压强》,初次学生也不认识这个教师,但是就课前几分钟内,唐老师凭自己的感召力,就吸引了学生。流畅的讲演,精心的轻功实验和磁铁吸铁尺的实验,就让学生对本节知识引起兴趣了。于是下来的,一些分组小实验就能成功开展了,前提因为学生有兴趣去探究。

再如,三中的马老师,初三复习课让学生上课讲解本单元知识,教师们较多是感叹学生如何有这能力,岂不知马老师是以多少心力去做准备,以自身的感召力,学生有着想上这个讲台表现的欲望被激发,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一节成功的课后小组合作的复习课。

再如佑君中学的张老师,在计算训练浮力题时,精心设计题单,整堂课问题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掌控有序,以前后两方位的四个同学为小组,以教师引导,小组相互讲解抽问,小组里的带头同学被她亲切的称为“小老师”,各小组比质量,比速度,及时被教师称赞表扬。整个课堂学生小组合作达七次之多。我们听课的一行教师调查和询问学生,一致认为过手率估测在90%以上,是很成功的一次合作教学。

以上教师都是用自身的教师课堂感召力征服了学生,成功的让学生参与到一次次的合作学习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合作的愉快。

2、1、         小组合作要因知识和内容不同开展,适时做出激励性的评价,随时维持课堂的活跃度。教师要做到以上,必须对本课内容做好精心的分解,哪个知识可以轻松过手小组内解决,哪些知识点要小组间辨论,哪些知识要教师讲述等等。总体评价是应该让每一次讨论学生对知识的过手率都应该在一定水准之上,才算成功的一次合作。

   要知道教师的一句“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现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等并不是合作学习,讨论的有否意义?什么才是值得让学生去讨论的?说干就干的就开展讨论且无多大收获无非是雪上加霜,打击学生积极性,要让每一次小组合作讨论都要有收获,只有这种体验的合作讨论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比如:佑君中学的张老师,九年级复习课讲浮力四种计算时,其中就安排了几种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弹簧秤测浮力的公式运用是,借题单图,空气中吊着正方形的物体放入水中,叫各组成员标出物体受到的力,“小老师”抽查本组学生,叫他们讲凭什么每个人画出这些力,理由是什么?短短一分多钟就完成了(这个过手率达近100%,每个学生都在小老师处讲述了理由)。马上回到黑板,这些力之间相互关系是什么?学生迅速写出,并各组重述理由,又一次一分多钟讨论。学生完全搞清楚了各力的产生及相互关系,教师此时有黑板上顺利得出F浮的计算公式并引导全体学生在黑板上算出浮力F浮=12N-8N=4N。再看一下图,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会有水溢出,V排出的水与V物是相等的,(她没有布置去讨论为什么体积是相等的,一笔代过)而是转移到布置小组讨论怎么去算G排出水的重量(根据题上所标物体边长,再此非常成功的运用了单位换算和密度计算。这个过程用时约四分钟,有些学生单位换错,小老师便一个个手把手的教和说,学员认真的听和做,直到完整的把计算过程呈现在作业本上)计算出的全部小组成员举手,并获得好评,教师稍做评价后,有一两个组没完成的,教师当场问清没完成小组的小老师情况,用激励的语气对单位换算有问题的学生布置课后小老师教好;然后再次布置学生去观察这个值与F浮的关系,顺利得出了第四个计算浮力的公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学生也轻松的掌握了,其中小老师成就感充实,他代替教师完成了对每个学生的指导,互动;学困生也感觉能运用这个知识去算了,关键是能让基础弱的学生能够跳一跳就上一个台阶,学习潜能和兴趣得以激发。

3、3、小组合作的把控力要精准到位,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轻描淡写不落实处。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时,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依内容难度不同达到什么效果?以什么方式做出对每一次合作评估?这些都是做为我们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由此可见,物理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它需要教师运用我们的智慧,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问题下采用不同的合作形式。所以课堂探究形式普遍存在,但,我们老师不能只赋予了它外在的表现形式,要从从本质上、内部去挖掘,合作要落到实处。

要让每一次任务,所有的小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一定责任,成员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以不断加深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非常亲近。不管有没有天赋,他们都能够昂首挺胸,大胆的发表意见,显得更加自信,无忧无虑,他们更相信自己,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积极参与着,自愿地学习,没有被逼迫的感觉;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他们互相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