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些你还敢来西安旅游
1、西安古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8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被西安的魅力吸引了??
别急,还有给喜欢艺术,还有吃货们的福利呢!!!
2、说到歌舞还有一个地方推荐给大家.
地址位于新城广场的西南角,大长安剧院,亲们可以在下午的两点至晚上的八点前来坐坐。让伙伴们一目了然古都西安十三王朝。
第29届韩国国际旅游展近日在韩国首尔举行,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单位参展。开幕前,中国代表团选择西安的精品剧目《唐剧·十三王朝》出征,为国际旅游展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该剧讲述了古城长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完整表现古城西安风貌,更是用一部剧阅尽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出当天《十三王朝》以全新的艺术风格和极佳的视听效果,深深震撼了来自各国的与会者和韩国本地的观众。演出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愿散场。不少观众留下来跟演员合影,并索要跟剧目有关的宣传材料。一位韩国观众表示:“以前只知道西安有兵马俑,看过《十三王朝》则更加想亲自去西安走走。”
据了解,该剧由英国女作家凯瑞编剧,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中国历史,不仅在艺术上给剧目带来了新的创意和灵感,也让该剧具有先天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传播能力,利用发生在长安的真实历史故事的演绎,向世人解读中华文明,解读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发展史。解礼民表示,“希望韩国观众能从中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和博大精深,激发起他们想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的冲动。”
目前,《十三王朝》长期驻场在西安市新城剧场演出,已经成为了西安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1、下面,到了咱们吃货的天堂,
西安最有特色的当数面食,价格适中,份量足。肉夹馍、、羊肉泡馍、裤带面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如果想换换口味,西安也不缺乏各地风味、火锅、西餐等。在回民街还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的小吃。
回民街的牛羊肉泡馍
一:干巴儿:要求煮成的馍,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
二:一口汤:要求煮成的馍,吃后碗内仅剩一口汤。
三:水围城:馍块在中间,汤汁在周围,汤、汁、馍全要吃光。
这三种吃法,都得事先将馍掰成碎块。也可以选择机器切好的馍。
陕西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配上酸甜爽口的糖蒜,食后回味无穷。
记得来一碗泡馍汤,加点香菜,葱花,色香味俱全,既有原汤化原食的美誉。
2、葫芦头
别嫌麻烦,小伙伴们这个也是要自己掰馍才比较好吃。
陕西省著名风味小吃。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据传唐时医药学家孙思邈在长安一家专卖猪大肠的小店里吃“杂碎”,吃后觉得腥味大,油腻多,问及店家,方知制作不得法。于是孙思邈告之窍门,并留药葫芦供店家调味。此后“杂碎”一改旧味,香气四溢,每天顾客盈门。店家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首。“葫芦头”由此得名。
3、凉皮是我的最爱啊!夏天必吃,辣子要多,聊滴很!!!
陕西凉皮为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麦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淀粉制作的。
一般凉拌食用(但在汉中地区,热食更为广泛),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各异,调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主要有:麻酱凉皮、秦镇米皮、汉中热面皮、岐山擀面皮、等。
秦镇凉皮历史久远,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有一年陕西户县秦镇一带大旱,稻谷枯萎,百姓无法向朝廷纳供大米,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蒸出面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每天制作食用,形成了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来来来 上图!!!第一图为麻将凉皮,回民街比较多,图二为秦镇米皮,图三为汉中热面皮,图四为岐山擀面皮,哪个白白的看着是椭圆形的叫做呱呱。
4、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是源于古城西安的著名小吃,有中式汉堡美誉。实际它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再浇点肉汤,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
1、冰峰西安的朋友从小喝到大的。或许外地的朋友们,你们会说:“切现在有易拉罐装的那都有卖”,亲们你知道吗?我们喝的是感觉!!哈哈
如果亲们的西安朋友说,走请你吃三秦套餐就去吧,一瓶冰峰,一个肉夹馍,再来一碗凉皮,不枉此行啊!!!
2、裤带面
像皮带一样宽的面条,沾着浓浓的汤汁,你们就不管了,太liao了。也有干拌的哦!
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陕西八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