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人员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1、需求评审:
不管是自研产品或其他产品,测试人员都要参加需求评审的会议。一方面,便于了解需求进而更好地开展之后的测试工作;另一方面,测试人员往往是从用户角度考虑居多,更加能够从用户的角度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
2、制定测试计划:
待需求最终确定下来后,则可以开始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策略、资源安排、风险评估等。
3、测试用例设计:
待测试计划拟定好后,可开始进行用例设计。一般先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整理大概框架,再使用测试用例管理工具(如testlink)按功能模块、使用场景进行设计。
4、测试用例评审:
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待用例设计好后,最好项目组的所有人员(产品经理、研发人员、测试人员)都参与用例评审,以便查漏补缺,尽可能使用例覆盖更全面。
5、冒烟测试:
待研发人员提交版本后,测试人员便可以进行冒烟测试(当然,冒烟测试的用例要提前选好)。
6、一轮测试:
待冒烟测试通过,则可以开始执行第一轮的测试。发现的bug使用缺陷管理工具(如jira/redmine/禅道等)记录下来。
7、N轮测试:
如果有必要,则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第N轮的测试。
8、回归测试:
待研发人员把本次需修复的bug都修复完成后(并不一定是所有bug都需要修复,有些推迟的、有些被判定为不是bug的、有些影响不大的都可以暂时不修复),即可进行回归测试。主要是验证缺陷是否真的修复,是否会影响现有系统的使用。
9、撰写文档:
之后就可以开始撰写测试报告、用户手册等相关文档。测试报告要能反映本次测试的目标、范围、对象、执行过程即结论和风险分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82
阅读量:83
阅读量:33
阅读量:52
阅读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