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的发展过程
1、(1)从 18 世纪中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是商品贸易的国际化阶段。18 世纪 60年代至 19 世纪中叶,英国、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陆续完成了以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已无法满足机器大工业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分工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2、(2)19 世纪末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是货币资本的国际化阶段,即向国外进行以证券投资为主的资本输出。19 世纪70年代以后,内燃机、铁路、汽车等科技成果促进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过剩资本“的大量形成直接成为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力和源泉,西方国家的某些大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资本输出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经济特征。
3、(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阶段。以计算机技术、核能、塑料和精细化工、航天工业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空前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国际商务进入以生产和劳务合作为基础的生产资本的国际化阶段。
4、(4)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变革性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国际商务进入了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阶段。随着产品构造日益复杂化,各国企业独立开发零部件的意义越来越低,而且这种硬件的竞争越来越没有必要。这就使各国大公司重视产品的标准化,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产品的综合性能、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所用标准件则采用外包形式。同时,由于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已相当复杂,单独开发耗资越来越高,且存在极大风险,使独立开发很不经济,因此不少公司宁愿采用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方式进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