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如何正确补水
1、定义:
急性腹泻是病程小于4天的腹泻,主要由于自限性情况所引起,如食物中毒或感染。

2、临床症状:
除腹泻外,一般都有发热、腹痛及白细胞增多等表现。
小肠感染性腹泻: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痛,粪便量多呈稀水便,便后腹痛可减轻或消失而有舒适感。
结肠感染性腹泻:腹痛常在下腹或左下腹部,较小肠感染性腹泻次数显著增多,粪便量少,呈脓血便外观,有里急后重及下坠感。

3、并发症:
1.大量液体丧失及其继发脱水。
2.电解质(Na、K、Mg、Cl)丢失和酸中毒。
3.甚至发生血管性虚脱。

1、口服补液:
适合轻、中度脱水且不伴有严重呕吐的患者。
轻度脱水指体重减轻5%以下,或失水占体重2-3%;
中度脱水指体重减轻5-10%,或失水占体重3-6%。

2、静脉补液:
严重呕吐或重度脱水患者只能选择静脉补液。
重度脱水指体重减轻10%以上,或失水占体重6%以上。

1、配制口服补液溶液:
使用工具1(白开水)和工具2(口服补液盐III),将一袋量口服补液盐III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随时服用。

2、补液量计算:
轻度脱水每日30~50ml/kg,于4~6小时内服完或滴完。
中、重度脱水每日80~110ml/kg,于4~6小时内服完或滴完。

3、可使用工具3(喝水时间),点击首页“水滴”按钮,选择“急性腹泻”图标,填写平日体重和当前体重,会自动算出需要补充的液体量。按步骤1配制补液水,要求4-6小时内服完。

4、口服补液盐III:
是在口服补液盐I、II的基础上,经过调整改进而研制出的一种新配方,与原口服补液盐相比,降低了渗透压,含有较少的葡萄糖和钠,在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上,比原方能更好地治疗急性腹泻。

1、原则:
1.不要随意使用止泻剂,止泻剂可能加重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的感染或增加分泌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危险性,病因未明时,不应使用。
2.不要一开始就使用抗生素,很多急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如胃肠道感冒引起的腹泻等,只要积极补液,2-3天就会自行缓解。

2、安全的药物:
1.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成人每次服0.1—0.5克,每日服3次。
2.思密达:能将肠道内的细菌和病毒吸附,并在服药的6小时后,将吸附物排出体外。用法:成人每次服1包(3克),一日服3次,空腹用温开水冲服。服用后1小时内不要进食或服用其他药物。

1、咖啡因:咖啡、茶、可乐、非处方头痛药
2、果糖(超过肠道吸收能力时):苹果汁、橙汁、梨汁、葡萄、蜂蜜、枣、坚果、无花果、含果汁的软饮料。
3、己糖醇、山梨醇和甘露醇:苹果汁、梨汁、无糖口香糖、薄荷
4、乳糖:牛奶、冰激凌、冰冻酸乳酪、酸奶、乳酪
5、含镁的抗酸剂
6、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