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定安全设施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1、其制度结构为:
目的→职责→定义→设施类别→内容细则→附则等。
备注:由于各单位所属的产业、行业、性质不同,需根据所在单位实际情况,对重点作业部位或设备设施展开专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工作。

2、目的
简而意赅的说明关于安全设施检修维护管理制度指定的初衷及调整相应关系。
为了加强管理→贯彻安全方针→提高意识→强化能力→确保安全运营→特制定;
适用于相应安全规范→运营维保→巡检规范→安全管控。

3、职责
单位安全体系依据→明确总责任人及权责→明确各业务部门权责→明确关键部位、部门相关权责→具体作业重点管理权责。
备注:有单位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依照相应的职权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明确。

4、定义
可大致理解为相关环节的名词解释。
综述:重点作业部位→关键控制点→危害因素→安全范围管控→危害预防→隐患治理→相应措施;
具体:设备设施→重要把控点位→危害源→防护等。

5、设施类别
预防设施:报警预防装置→紧急联动装置→设备自防、自保护→防爆→作业防护→安全标识→应急器材的设施;
处置设施:分控保护→应急处置→综合安防启动→紧急避险等装置设施。


6、内容细则
从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具体。
建设装配:建设规划“三同时”→档案资料管理(隐蔽图、重点设施相关资料)→会审→技术与方案→变更报备→施工作业监理→竣工资料与验收;
日常运营:建立健全台账档案→分级别管控权责→巡检与维护频次与要求→记录填报→编创与修订→禁止项→检维要求及工作开展→学习培训。


7、附则
明确所制定制度效力与核准→生效执行时间→权责与未尽权责→相应附表→补充说明→其他。

8、怎么样,不知您有思路了吗?
首先按照层级明确权责及相应设备说明,然后根据实际依类别载明具体所属设施情况,最后侧重于对具体关键控制点及重点部位等具体要求的制定。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43
阅读量:43
阅读量:73
阅读量:58
阅读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