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装修及建材选购的陷阱的小知识(二)
1、注明增减项目等有关事宜,在施工图上注明详细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作为合同附件。
2、一定注明非业主意愿增加项目所需款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
3、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前,一定谈及自己聘请装饰监理的想法,如果施工方竭力抵触,业主就要格外当心。
4、不要依赖样板间,要以国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最好选择企业前先看看“劣质工程展览”。
5、签订合同的当时一定要注明负责工程的工长姓名、籍贯,避免企业临时雇佣施工队。
6、前期付款的比例一定要尽量压缩,最好执行3331制,以使自己掌握主动。
7、向企业索要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资质证明复印件,到建设主管部门或监理公司核查企业的合法性。
8、交纳设计押金时一定注明,“如果业主对设计方案不满意,应足额退还设计押金”。
9、最好采用几个设计方案由业主组合一套完整设计方案,有3~5个施工单位报价,业主自选。
1、监理白搭
请专业监理参与家庭装修,消费者要付出费用。一些家装公司便借机推荐免费监理,实际上是该公司的人员,监理费已经打入装修成本,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而工程质量却无人保证。
建议:尽量不接受家装公司推荐的免费监理,自己聘请监理人员。如果难以拒绝免费监理,最好在预算后接受,避免监理费用被打在预算里。
2、材料调包
有的公司建议消费者采用新材料、绿色产品、环保材料。这些新材料一则价格较高,二则几乎都有相应的低档替代品,或替代品和正品两者差价过大。消费者选择环保绿色家装产品后,很可能在装修过程中被调包,结果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超标。
建议:拿到预算单后,先对主要的基础材料,如电线、管道、铝塑板、木工乳胶漆等进行市场了解,包括产品商标、等级、环保指标、防火性能、合格检验证书等,要看价格是否与预算单上相符。
3、选购回扣
为牟取利益,有的设计师通常对消费者说,“你不用×××的材料,出了问题我们不负责任”。其实,他是为了从销售商处拿回扣。有的装修人员热情协助消费者购买材料,或陪同购买。在建材市场,销售商一眼就能看出彼此,消费者还没问好价,销售商和装修人员已心领神会,消费者刚把材料拖走,装修人员已把回扣装进口袋。
建议:选购材料时,应对提出“必须用×××”建议的装修公司留心,买建材要货比三家,熟知市场价格,做到心中有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