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识字卡》儿童幼教产品操作分析
1、安卓手机或平板:
CPU:1000MHz以上(双核)
GPU:395MHz以上
RAM:2GB
苹果手机:
苹果手机或IPAD需要达到
支持IOS7.0以上版本系统
支持iphone5及以上
支持ipad2及以上(包括AIR系列)
1、黄色外观,正面是动物卡通形象,适合儿童的喜爱,背面是产品功能介绍和应用规格说明。
打开盒子,里面400张汉字卡和说明书,还送铁环。 卡片8cm*8cm,正面是黑色楷书田字格,背面是笔画,组词和造句等信息。
1、在包装盒的背面,或者产品说明书上,都有“魔法识字卡”APP下载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就可以下载安装。除了扫码下载,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者应用宝市场,搜索“魔法识字卡”,也可以下载。
2、软件激活:
(1)方式一:
点击扫卡学习,进入AR场景。
拿出汉字卡对准扫描,提示“您还没有验证授权”,点击“确定”,自动跳转到激活页面。
3、扫描说明书上的授权码,即可完成授权验证。
(每个授权码可以授权5部设备,同一部手机或者平板,多次激活不会消耗次数)
4、(2)方式二:
打开软件,点击菜单,再点击“激活”按钮,进入激活页面,扫描说明书上的授权码就可以完成激活验证了。
5、下载资源:
点击首页左下角菜单,然后点击下载,在这里就可以将大班中班小班的资源下载到本机中。
1
2、准备好了软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体验“魔法识字卡”的学习课程了。
1、进入AR扫卡学习栏目。
拿起AR汉字卡,对准摄像头进行扫描即可,马上可以看到汉字变成4D立体动画课程。
2、神奇的是,软件可以自动识别汉字“猫”,并将真实的猫动画,叠加到卡片上,右边是iPad画面截图效果。在屏幕上,可以旋转,缩放,点击互动,有不同动画效果呢。
3、有汉字的正确发音,组词,造句,语音跟读功能。
点“字”:出现字幕和旁白,拼音,字,英文。
点“词”:出现字幕和旁白,两个组词练习。
点“句”:出现字幕和旁白,一个句子练习。
1、点击画面顶部的4D切换图标,将4D模式切换到书写模式。
2、这个时候,卡片上的田字格,自动开始书写起来。
3、书写教程有三种模式:
教程——默认播放田字格的比划书写视频
复写——对照提示动画,一笔一划书写练习,学会为止。
默写——提升阶段,在空白的田字格上,自己默写汉字,智能评分。
4、这里“魔法识字卡”还提供了书写电容笔,对小朋友的握笔训练起到很好的帮助,而且不怕写错,写错系统会提示再试一次,直到写会为止,对于没有耐心的妈妈,这可是个很好的工具呢~
5、模式之间切换:
通过AR学习场景右下角,有一个按钮,可以直接在4D模式和书写模式之间自由切换,非常方便。
1、4D动画还可以通过上面的拍照按钮,跟实景场景进行拍照分享!
创意拍照效果图,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任意发挥哦!
1、针对出门没有带产品的用户,魔法识字卡也温馨推出了全新的无卡模式功能,这点值得表扬。因为此前AR产品都需要卡片才能学习,进入无卡模式,我们会看到所有的汉字列表。
2、点击任意汉字,可以直接进入AR学习场景,并可以“左右”切换其他汉字课程。
1、首页还设置了字母表入口,方便初级学拼音的小朋友。
共包含三大类: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点击即可发音跟读。
1、针对学龄前儿童设计,趣味汉字训练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训练形成闭环,巩固每日学习新字,直到熟练掌握。
后台数据自动评估宝宝掌握的汉字量,并提供成绩单。针对错误汉字 ,推送反复练习。
2、1. 海洋钓鱼 通过果果超人钓鱼,来完成指定的汉字配对。
2. 汉字大考验 60秒,根据提示的汉字,快速找到对应的图片,争取得到更高分。
3. 汉字跑酷 通过儿童喜爱的跑酷形式,让角色拾取不同的汉字卡作为游戏道具,可以复活生命,完成更高记录挑战。
1、积分排名
每个小朋友通过游戏获得的学习积分,将会有一个排名,鼓励小朋友们天天学习,提升自己。
2、学习日志:
还会有本期学习笔记和成绩排行榜,通过比较激发孩子之间的学习热情
3、成绩单:
家长可以通过成绩单,掌握孩子学习情况。每个月设立一个目标,会更有效率哦!
1、整体来说,“魔法识字卡”确实加入了很多智能教学的课程,目的呢,是为了改变传统汉字工具教育方式,以前需要家长花大量时间才能教的工具,变成自身也能教孩子的学习方法和智能老师,让小朋友可以跟着课程,哪里不会扫哪里,加上语音,还有4D动画,和视频,智能书写,游戏训练等功能,足够孩子的学前识字教育了。
另外虽然卡片是400张,但软件足足覆盖4000多个词汇句子,从幼儿汉字教育的“看,听,读,写,练”上,应该是目前非常适合小朋友的一款产品了,也解决了爸爸妈妈没时间,或者担心自己教不好的难题。
以上就是这款“AR魔法识字卡”的功能介绍啦,还有更多的创意体验就让大家来亲自挖掘吧。相信随着电子时代飞速发展,儿童科教产品也会日益改变,电子教学成为大势所趋,AR+AI相信也会逐渐成为幼儿课堂上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