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大被误传的营养高手
1、苹果富含维生素C。俗话说,“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很多人把苹果的保健功能归于富含维生素C上,因此提到补维生素C,首先想到的是苹果。事实上,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每100克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仅为4毫克,而相同重量的鲜枣为243毫克,猕猴桃和青椒为62毫克,草莓和大白菜为47毫克。成人每天的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毫克,因此苹果补充维生素C的效果很有限。虽然维生素C含量少,但是苹果中富含果胶、酚酸、黄酮类物质,例如绿原酸、槲皮素、儿茶酚、表儿茶酚等,这些成分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哮喘、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2、 香蕉是补钾的最佳食物。众所周知,预防血压上升,需要多吃钾,少吃钠。说到具体食物,很多人选择香蕉。虽然在水果圈里,香蕉的钾含量并不低,但其热量相对较高。如果按“钾营养素密度”(钾含量除以热量的值)来排名的话,香蕉就不再是补钾的最佳选择了。100克香蕉含钾256毫克,但它同时含有93千卡的热量,钾营养素密度是2.75。如此计算,橙子是3.31,哈密瓜为5.59,木瓜是6.06。除此之外,红豆、小米等粗粮以及土豆、红薯等薯类也是含钾大户。尽管香蕉并不是补钾的最好选择,但其有助缓解便秘、减轻胃部不适,是一种食疗价值较高的水果。

3、 芹菜茎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口感越粗糙的蔬菜膳食纤维含量越高,因此芹菜茎含量最高。其实,口感不粗糙的食物很可能纤维含量更高。《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100克芹菜茎中膳食纤维含量为1.2克,而口感不如茎粗糙的芹菜叶中含2.2克。常见的比芹菜茎纤维高的蔬菜还有蒜薹(2.5克)、茭白(1.9克)、芦笋(1.9克)、竹笋(1.8克)、菠菜(1.7克)、荠菜(1.7克)、茴香(1.6克)、西兰花(1.6克)。此外,菌类蔬菜优势更明显,鲜香菇(3.3克)、金针菇(2.7克)、木耳(2.6克)。另外,鲜豆类也很不错,毛豆(4克)、蚕豆(3.1克)、豌豆(3克)等。

4、 虾皮是补钙冠军。虾皮的含钙量高达991毫克/100克,吃25克(半两)虾皮可以获得247毫克钙,大致相当于250毫升牛奶的含钙量。但即便如此,虾皮也不是很好的补钙食品。首先,虾皮很轻,通常一个汤菜的加入量只有1~2克。其次,传统虾皮中含有大量的盐,如果长期吃,不仅不能补钙,还会加大钙的流失。最后,由于人无法把虾皮彻底嚼碎,因此虾皮中的大部分钙会随着不消化的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要想补钙,奶类是首选,它们不仅含钙量高,吸收率也好。此外,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要想让虾皮发挥较好的补钙效果,可将其用水焯后烘干,再将其磨碎,当成调料添加到各种炒菜里。
虾皮虽好,吃起来却有许多讲究。虾皮、虾米都含有二甲基亚硝胺等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会导致摄入多余的致癌物质。要趋利避害,具体方法就是,用水多泡几遍,随后再焯一下。或者,在日光下直接暴晒3—6小时,也可以达到减少致癌物质的目的。用水泡是最快速有效的好办法。人们吃虾米的时候还记得泡泡,但是吃虾皮的时候就常常忘了这一步。如果用凉水泡的话,要换3—5次水,如果用温水的话,泡两三遍就够了。虾皮用水泡完之后,用个小笊篱就能很方便地捞起来了。不过,值得提醒的是,由于虾皮含钙量丰富,因此最好不要晚上吃,以免引发尿道结石。人体排钙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食物中含钙过多,或者晚餐时间过晚,甚至睡前吃虾皮,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们已经上床睡觉,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这样,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不断沉积下来,久而久之极易形成结石。此外,体内火气比较大的时候最好不要吃虾皮;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的人也不宜吃。

5、 是补铁高手。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相信红枣能够补铁。其实,红枣等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特点是铁吸收率低,一般为1%~5%,且容易受干扰因素(如粮食中的膳食纤维、蔬菜中的草酸、豆类中的植酸)的影响,因此吃大枣、木耳、桂圆等补铁的效果往往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同时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素食中的铁吸收率就能提高一些。而红肉中所含的铁大部分为“血红素铁”,其特点是铁含量多,吸收率高,是膳食中铁的很好来源。不过,红枣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零食,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含量都较高,可以常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