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注意事项

2025-11-21 12:25:49

1、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包括高温天气作业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

2、【高温天气】

  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

  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3、【工作场所高温作业】

  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1、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体温的调节:

  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水盐代谢:

  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饮食和营养循环系统:

  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消化系统:

  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神经内分泌系统:

  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泌尿系统:

  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2、中暑性疾病:

  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热射病:

  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为:

  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热而无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个人防护背心热痉挛:

  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特征为:

  明显的肌痉挛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